元认知策略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3:29:18

元认知策略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中的应用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Flav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所掌握的关于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简而言之,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也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策略。在中学教学中,常用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包括反思、复习、复述、描述、画框架图(或画示意图、列提纲)、分类、作小结等。将元认知学习策略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积累、培养地理技能和增强地理意识。本文拟在分析地理素养的涵义及构成基础上,构建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模式。

一、地理素养的涵义及构成

地理素养即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养成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叙述如下: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中“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大致可包含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观念三方面(图1所示)。

1.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是地理概念的连接和综合。高中地理知识涵盖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含经济地理知识)、地理技术知识等内容。其中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知识(形状、大小、经纬线、经纬度等)和地图知识(比例尺、等值线等);自然地理知识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地域分布规律等;人文地理知识包括人口、城市、文化、旅游、经济活动(农业和工业活动)、区域联系(交通、通信等)和人地关系等;地理技术知识主要包括3S技术、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区域规划技术、灾害预防技术等。

地理知识是地理能力和地理观念的基础,是培养地理能力、地理方法,树立地理观念的载体和物质承担者。地理知识的核心是人地关系知识。总的来说,地理知识是对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描述,它主要回答了“是什么”、“在哪里”等基本地理问题。

2.地理能力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直接影响地理活动效率,是个体智力、能力在地理学科的体现。中学生的地理能力应既包括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更侧重于受地理学科性质影响而形成的独特能力。一般来说,地理能力包括地理科学能力和方法、地理技术能力等。

地理科学能力和方法包括应对地理问题的能力(即地理研究能力,如图2所示)、空间能力(如空间定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比较地理现象和归纳地理规律的能力、地理现象和区域差异观察能力等;地理技术能力是在掌握地理技术知识基础上,运用地理技术的方法和技能,如运用3S技术处理地理信息能力、环境问题防治能力、灾害预防能力等方面。

3.地理观念

地理观念指通过地理课程学习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看法,是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核心。高中地理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努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同时,逐步树立全球意识,并学会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模式

元认知策略在地理知识学习、地理能力培养和地理观念形成过程中,都可发挥巨大作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试提出以下几种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模式。

1.地理知识学习和评价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模式

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分解的、具有由易到难梯级关系的问题,然后呈示给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材料也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准备),由学生自主学习,逐个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在教师提示和引导下,学生反思在解答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变化过程,以达到认识自我认知过程之目的。该过程如图3所示。

例如,在学习“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时,教师可将关于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知识分解为如下问题:①什么是城市等级?②我国城市有哪些等级?③图中(可利用教材中“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图,也可由教师或学生自主选用其它地图)城市有哪些等级?④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各是多少?这与城市等级有什么关系?⑤不同等级城市间的距离与城市等级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逐一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继续设置最后一个问题:从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出,城市等级与其服务功能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通过归纳,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醒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如何得出分解问题的答案”、“知识如何积累和增加”等。通过长期反思过程,学生对自我获得知识的方式逐渐有了明确的认知,从而有利于学生选择和形成稳固的、适合自我的学习策略。

阶段性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运用画知识框架图的方法进行反思。首先列出该阶段学习模块中的基本概念(框架图中的节点),然后将各个节点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通过画知识框架图,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并对自我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进行了一次“检验”。

2.地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模式

活动教学已成为国外地理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近年来,我国中学地理课堂中活动教学也日益普遍。在地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或由学生自主设置活动类型),然后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实施过程(教师也可在活动过程中扮演观察者的角色),活动结束后学生复述活动过程。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复述,使其再现并得以加深,学生可逐渐意识到自我能力的提升过程。该模式如图4所示。

例如,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要求学生调查家乡一片荒废的土地,讨论土地荒废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片土地用来开发,应该怎么规划。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口述或以小论文的形式复述参与活动的过程。在学生复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你是如何发现这一问题的”、“你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除这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引导学生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识。

3.地理观念形成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模式

地理观念是个体通过地理课程学习之后所形成的感受,模拟情景或者直接进入情景,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感官体验。元认知策略模式对此做出如下设置:教师创设情感、态度体验的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然后要求学生描述自身感受。该模式如图5所示。

例如,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利用电脑模拟工业化社会中不当的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触目惊心的镜头使学生如临其境,内心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可带领学生进入超市,统计超市中每天塑料购物袋发放数量,并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废弃塑料袋的处理方式。通过模拟情景或生活场景体验,学生可逐步树立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并记录情绪体验的变化过程。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时机可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本文主要从学习活动后期利用元认知策略实施觉察、监控和评价。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撷取其中的反思、画知识框架图、复述、描述等几种策略,结合活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尝试设定一种利用元认知策略的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模式,以期对中学地理教学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上一篇:高三地理复习应考中充分发挥地图功能 下一篇:线性代数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