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

时间:2022-09-06 02:57:35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

作者单位:456750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刘建云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室17例不同大小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4例,3例失访,本组大部分疝发生在术后1年内(10例),其余4例均发生于术后1年以上。结论 防止切口感染或裂开可采用横向切口,防止腹内压增高。

【关键词】 切口疝; 治疗; 体会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腹外疝的第3位,约占各种疝的1.5%[1],其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缺损,使该部位腹壁变得薄弱,腹腔脏器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由薄弱处突出而形成。切口疝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很少有自愈的可能。结合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0年10月17例切口疝,谈谈笔者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7例,女10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5岁,平均59岁。原手术类型中,阑尾切除手术7例,胃肠道手术7例,胆胰手术2例,其他手术l例。12例患者可找到引起切口疝的确切原因:切口感染6例,呼吸系统疾患5例,造瘘口间隙过大1例。其余5例原因不明。

1.2 切口情况及切口大小与疝的关系 上腹正中切口5例,右上腹直肌切口4例,右下旁正中切口3例,脐旁腹直肌切口2例,麦氏切口2例,左上腹直肌L形切口1例。Ⅰ期愈合8例,因切口感染Ⅱ期愈合9例,占52.9%。切口疝多发生于前腹壁纵行切口,发生率88.2%(15/17),上腹正中切口29.4%(5/17),右腹直肌切口23.5% (4/17),右下旁正中切口17.6% (3/17),脐旁腹直肌11.8% (2/17), 左上腹直肌L形切口5.8%(1/17)。切口长度大于10 cm有9例,占52.9%。

1.3 治疗方法 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切除疝环周围所有瘢痕组织,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对腹壁缺损较小者,按原解剖层次进行对缝,对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大于5 cm者)须充分游离疝环两侧,使用疝补片进行修补。术后腹带加压包扎。

2 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后死亡。术后随访14例,失访3例,随访率82.3%。本组大部分疝发生时间为1年以内,术后2~6个月发生切口疝者9例(64.3%),7~12个月者1例(7.1%);1~3年者1例(7.1%);4~5年者2例(14.2%);>5年者1例(7.1%)。

3 讨论

切口疝是唯一的医源性腹壁疝,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2%~11%。多发生于反复、复杂的腹部大手术后。分析本文17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切口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诱发因素。

3.1 切口缝合欠佳及术后引流物留置时间较长 切口缝合欠佳是引起腹部切口疝的主要原因,这与术者的缝合技术有较大的关系,手术时操作粗暴,麻醉不佳时强行拉拢缝合,或者因止血不彻底而使创口内发生血肿,对解剖层次不熟悉,没有对层缝合,缝合时留有死腔,上级医师做完主要操作即离开手术台,由低年资或进修医师缝合切口,年轻医生的责任心不强,手术时间较长时产生烦躁心理,缝合时草草了事,这些问题在临床中是经常遇见的。术后是否放置引流一直是有争议的,手术后引流管最长放置72 h,外科手术中存在因吻合口不确切,腹腔止血不彻底,渗出较多,为求安全放置引流管时间太长(最长放置达9 d),腹壁局部形成窦道,造成医源性腹壁缺损,减弱创口愈合能力,增加切口疝的发生机会。故术中按解剖层次缝合,保护组织,严密止血,合理引流,可以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3.2 切口感染 腹部手术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则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发生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本文有6例其切口疝发生的原因是手术后切口感染,可见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最常见的因素。切口感染引起腹壁组织破坏,缝线脱落,分泌物及坏死物质向周围组织浸透破坏,进一步增加切口疝的发生几率。预防切口感染,可有效降低切口疝的发生。

3.3 切口分类的影响 切口疝多发生于前腹壁纵行切口,本组占88.2%。从解剖学角度看,前腹壁筋膜组织的纤维方向是横向的,一个纵向切口势必将它们切断,而在缝合切口时,缝线处在筋膜纤维的缝隙之间,当腹壁收缩时,肌肉的横向牵引力和张力可能导致切口裂开。若为横切口,其走向与纤维方向一致,在切开时并不切断腹壁纤维组织,缝合时缝线则环绕着筋膜纤维,当肌肉收缩时,缝线所受到的侧向张力作用大大降低,从而对切口不造成损伤。因此,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及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横向切口比纵向切口更为合理[2]。

3.4 年龄 腹部切口疝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心、肺、肝疾病以及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便秘、营养不良等合并症,组织再生能力差,且腹壁结构薄弱,所以老年腹部切口疝治疗困难,且随着年龄加大,创伤愈合能力也差,故切口疝发生率随之增高。本组年龄大于50岁的占75%,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积极处理心、肺、脑部等并存病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开疝的发生。

3.5 腹内压增高 术后剧烈呕吐、明显腹胀或大量腹水,慢性支气管炎或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所致的咳嗽,便秘或前列腺增生而致排尿费力,均可引起腹压增高,导致缝线撕脱或组织撕裂,从而诱发切口疝。术后防止肺部感染和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呕吐反射,使用腹带,注意保护切口,防止腹内压升高以避免切口疝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79.

[2] 王褊顺,机学光,冷希圣,等.切口疝发生病因探讨.普外临床,1997,12(1):56-58.

(收稿日期:2011-04-11)

上一篇:“L”形下睑延长切口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成形... 下一篇:术前新辅助化疗配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