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6 01:30:46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治疗时间21 d。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均满6个月,其中治愈11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46±1.14)分降为治疗后的(1.89±0.8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体外冲击波;中药熏洗;手法松解;练功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肌肉萎缩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多发于中老年人[1],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笔者观察采用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住院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4例。其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44~69岁,平均(51.73±7.82)岁;病程0.5~3.5年,平均(9.71±4.34)个月;单侧肩部发病45例,双侧肩部发病9例,外伤病史7例。患者均有肩关节周围疼痛、肌肉萎缩和活动障碍等表现,肩部影像学表现无特殊变化,部分出现骨质疏松及大结节密度增高。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和全国第二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肩周炎诊断标准[3]。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ESWT治疗 选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深圳市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K-ESWO-AJII型)。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治疗原理及不良反应。治疗时患者取舒适,清洁肩部压痛处周围皮肤并适量涂耦合剂,应用连续脉冲模式对压痛点进行震波治疗,治疗时应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对冲击强度、深度及位置做出相应调整。每个治疗区域冲击数约800~2000次,压力在1.6~2.5 bar、频率在12~15 Hz之间调整。每3天治疗1次,7次为1个治疗周期。

2.1.2 中药熏洗 采用肩周外用熏洗药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内制剂)熏洗,药物组成:羌活20 g、透骨草20 g、伸筋草20 g、威灵仙15 g、川芎15 g、艾叶15 g、桑枝10 g、独活10 g、川乌10 g、川牛膝10 g、木瓜20 g、甘草10 g。熏洗时调整水温在48~51 ℃之间,患者充分暴露患肩,浴巾覆盖肩部利于药物蒸汽熏洗,熏洗结束后对患处适度手法松解按摩。每次30 min,早、晚各1次。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2.1.3 手法松解 ①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侧,以患肩压痛点为附着点做指压揉摩,再在整个肩部做推、拿、捏、搓,直到局部有发热感,疼痛缓解。②按压肩周穴,对肩贞等穴位进行按压,阿是穴重点进行弹拨,同时顺、逆时针方向旋转肩关节。

③屈肘手握前臂远端,以盂肱关节为中心,肱骨为轴心,将上臂旋内旋外,以进一步充分松解粘连。④以盂肱关节为支点,做由小到大的同轴锥体运动,逐渐增大中心夹角,使肩关节周围不同点与面的粘连得到充分松解。⑤在充分松解的基础上,运用扳法,固定肩部,在肘部扳肩,扳法操作要注意刚柔并济,以患者能耐受为宜[4]。每日1次,每次30 min,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2.1.4 练功疗法 经手法松解后,指导患者做上肢外展、前屈、内旋、上举、爬墙等动作练习,每日2次,每次至少30 min。

2.2 疗效评定标准 ①疗效评估及随访观察:治疗后3,6个月时通过门诊随诊或电话随访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包括肩关节功能评价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VAS评分标准[6]:无痛,0分;轻度疼痛尚能忍受,≤3分;疼痛能忍受但影响睡眠质量,4~6分;疼痛强烈且无法忍受,食欲及睡眠均受到严重影,7~10分。②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定:治愈,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的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好转,局部疼痛症状减轻,肩部活动度显著改善;无效,疼痛及肩部活动度未见明显改善。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本组54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均满6个月。其中治愈11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4.44%。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46±1.14)分

降为治疗后的(1.89±0.8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 讨 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囊出现损伤、退变时引起的慢性损伤性的无菌炎症,疼痛、关节功能受限为其主要表现[7]。ESWT是一种非侵入无创性的治疗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如早期股骨头坏死、四肢骨不连、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工作机制是利用电磁、电液压及压电等物理学效应产生一种能透过人体的震波,该震波与体内组织、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系列可达到治疗目的的机械应力效应,拉应力可使组织得到松解,加强局部微循环;压应力可使细胞产生弹性变形,增强细胞摄氧的能力,促进疾病的痊愈[8]。ESWT治疗时还可以促使冲击部位软组织毛细血管的重新生长及血管外周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炎症物质吸收及损伤愈合;而且还可以通过降低神经的敏感度抑制疼痛信号向中枢传导,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9]。

中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即“五十肩”,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乃是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不健,加之感受风寒湿邪或外伤及慢性劳损,以致气血受阻,瘀积肩络而发病。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湿热及压力的协同作用,使药效层层渗透,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促使肿胀的消除及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肩部疼痛,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10]。方中当归、川芎、川乌、艾叶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透骨草、川牛膝、伸筋草活血消肿、舒筋止痛;木瓜、薏苡仁滑利关节;延胡索行血活血,止痛;羌活、桑枝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滑利关节之功效。

手法松解通过对肩背部经络穴位的低度良性刺激,从而提高肩关节局部组织的兴奋性,提高局部血液循环速率、增强肌肉的氧化作用,恢复病变组织正常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和关节功能的恢复[11]。与功能锻炼相配合不仅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松解粘连、通利关节的作用,还可以巩固和维持治疗效果。功能锻炼需持续进行,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才可以停止锻炼。

临床证明,ESWT联合中药熏洗及手法、练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安全可靠,痛苦小,见效快,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 刘凤艳,刘群,余波,等.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2):98-9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肩关节周围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3-75.

[3] 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57-58,135-136.

[4] 冯军平,王承祥.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2):42-4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6] 解涛,侯京山,肖红雨,等.关节松动术结合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1):36-38.

[7] 王勇.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8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2):235-237.

[8] 高昆,朱喜春,岳立辉,等.体外冲击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13,26(5):401-403.

[9] 赵景春,咸春静,于家傲,等.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促进创面血管生成及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1):71-75.

[10] 牟建珍,杨露.中药蒸汽加传统手法练功治疗肩周炎[J].光明中医,2012,27(11):2259-2260.

[11] 毛晓艳,毛书歌,郭东民.综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5):34-35,44.

收稿日期:2016-06-16;修回日期:2016-09-22

上一篇:项目化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