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时间:2022-09-06 12:29:22

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5-0054-01

摘要:水污染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文中笔者分析当前国内水污染现状,并剖析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引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水污染 治理问题 对策

治理水污染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水资源越来越重要和紧缺的今天。水污染治理就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当前水污染的基本现状

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埋,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全国地表水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28%。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远海海域水质良好。

2008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指出,2007年,从全局来看,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26.7%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劣于V类标准。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严重;约四分之一的饮用水源地超过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2008年太湖蓝藻突发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污染减排出现了“拐点”,环境质量也难以全面改善。由于利益驱动和投资冲动,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关闭企业死灰复燃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未巩固扩大,企业超标及偷排废水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部分已通过验收达标企业治污设施运行费用高、运行效果差,有的企业治污设施不配套或没有安全建成,少数被停产关闭企业未经许可擅自恢复生产,加上执法监督没有完全到位,个别企业仍超标排放污水。尤其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危害更为严重。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生活污水日益加剧

睡着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在水污染中的比重,已由原来30%上升到60%左右。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不低于60%。”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这种局面如不迅速扭转,大量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势必严重影响谁环境质量。

(三)水源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从全国城市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的2000多个水源地情况来看,一些城市存在部分不合格水源地,对百姓饮水安全造成隐患。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些不合格水源地超标污染物主要是氨氮等污染物。氨氮污染物不仅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农业面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氨氮等污染物已日益成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

三、水污染防治对策

(一)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控制和整治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且污染集中,是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整治及控制,以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1、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实施

早在1986年11月原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就颁布了《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工业食业的污水治理,除少数大型企业或远离城镇的企业单独治理外,其他能排入城市管网的,应由以企业单独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城市汇水区为单元的区域综合治理为主。”根据因内外经验,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根据需要按规定作适当的预处理后,通过管网注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以省去工业企业进行分散治理的水处理设施,节约大约25%的建设资金和50%的运行费用,并具有占地少、人员省、效率高,处理后的水体便于利用,污泥便于处置,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可见,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和控制城市及工业污废水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2、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最高、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对现有企业要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对达不到治理标准的企业,应坚决关掉。

3、加强城市垃圾的处理

城市垃圾的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城市的景观,污染水体和环境,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有些国家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做得较好,有许多成功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处理好城市的生活垃圾不但可以改善城市容貌,防止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同时还可将其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1、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肥、农药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化肥、农药所造成的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防范。其次加强化肥、农药产品生产流通管理,确保化肥、农药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避免不合格产品和违禁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杜绝化肥、农药在运输、存储、供销等环节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三、大力研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的管理力度,控制水上,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总之水污染问题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造成重大损失。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良好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体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雷州统计局.雷州统计年鉴[M].雷州,2006.

[2]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产生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下一篇: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