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时间:2022-09-06 12:19:42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课堂导入就好比“凤头”,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一开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课堂导入技能类型

处理好课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方法:发现导入法;趣味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衔接导入法。

1.运用故事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比如:在讲解圆一节时,用“破镜重圆”的故事等等。

2.运用演示教具或实验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利用某种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新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展示的内容及时提出问题,使学生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3.运用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二、课堂导入的注意点

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1.要有目的性

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教师设计任何一种导入,都要十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2.要有高效性

新课引入时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占用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应该简洁、准确。

3.要有灵活性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符合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多姿多彩的。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的统一。以创设良好的导入技能为教学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作者单位:鹿泉市实验初中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下一篇:让美融入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