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志愿文化建设“3+1”培育模式

时间:2022-09-06 10:21:08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志愿文化建设“3+1”培育模式

【摘 要】志愿文化反映了志愿者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的自我认知,是公众意识和公共意识的集中体现。对于高校志愿文化的建设而言,网络的冲击是革命性的:网络打破了实体社会中各种制度、机构、权威对大学生的约束,而且极大地超越了传统实体空间的种种规范。注意力匮乏的受众、无限爆炸的信息和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让大学生陷入了道德沼泽,甚至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志愿文化建设模式、主体和客体、传播途径和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文化的网络现实环境,探索建立“分类培育+整体传播”的“3+1”培育模式。

一、大学生志愿文化的网络现实环境

网络技术对道德教育造成了剧烈冲击,使道德教育的传统生态发生了变迁,新时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然具有强烈的网络化特征。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网络媒介把人与人之间的地理位置拉近了,网络媒介技术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影响,使得异质(Heterogeneous)人群的异时(Asynehronous)“聚会”变成可能。志愿文化在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救援为契机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志愿服务再掀高潮。伴随志愿服务主体人数的攀升,志愿服务内容的扩大,志愿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同时,志愿文化作为社会风尚的具体表现,必须具有超前和创新性,同时具有价值导向、社会服务、道德培育和文化整合的功能。

然而,现实情况是,网络信息的大量涌入给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是学生的“个性选择”问题。我们原本试图通过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事实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增进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现实正好相反,媒介的传播,时常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学生在个性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刻意归并或回避了信息。其次,网络符号也在发生着“能指”和“所指”的断裂。虚拟的网络创造了一个混乱的媒介——图像、错觉、拟态交织在一起的媒介。在这种环境下,志愿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直面两个问题:如何在网络教育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诉求方式,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说服”。如何把实践教育、志愿文化和大学生“三观”教育结合起来,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推进德育培养。

二、基于网络平台高校志愿文化建设3+1培育模式

志愿文化反映了志愿者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的自我认知,是公众意识和公共意识的集中体现。志愿文化想要更多地被认同,就必须结合大众文化和青年文化。从志愿文化的发展领域和志愿者培育的角度来看,可以探索建立“分类培育+整体传播”的“3+1”培育模式。

整体传播,就是建立统一的志愿文化体系,包括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等。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上海志愿者协会等全国和地方性的官方志愿者机构均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形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同时各高校、各学院也建有自己的志愿者队伍,各民间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也发起了诸多公益服务类的志愿者队伍,可以说,官方、半官方、民间志愿组织同时存在,但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尚不健全。志愿文化的正常发育必需依靠一个合法的载体,因此,整合包括志愿精神文化、志愿制度文化、志愿服务行为、志愿物质文化因素在内的整体文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顶层设计和提炼,打造志愿服务先进典范、塑造志愿文化精神,通过整体传播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和价值认同。

分类培育是指从校级、院级、学生自发志愿者队伍三个层面展开针对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的培育。志愿者文化的动态体现,就是在志愿实践、人际交流等各类志愿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对志愿者行为的规范和对志愿主体的培训指导来完成。增强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技能,特别是对新注册和新参与的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完善志愿行为规范,形成一套能够让志愿者主体行之方便、让志愿者受体为之认同、大众观之赞美的志愿行为文化。高校志愿者队伍可以依托校级、院级和学生自发志愿者三个主要队伍,充分运用网络的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增强志愿服务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情感关怀和心理辅导,使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体验到自由自在、轻松愉悦的道德生活,营造一个易于让学生接受的宽松、和谐、民主的舆论气氛。从而激发和培养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内在动机。

要保持志愿文化体系的动力,就必须注重志愿服务产业模式的发展和志愿者主体的创新意识,一些能够为人们辨识、认可的志愿者衍生产品成为推广志愿者文化的物质资源,也是志愿文化的重要象征。由志愿者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了器物文化,除此之外,还包括志愿者服装、标志、纪念品等等,他们通过外在的形式展示了志愿精神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组织者在完成针对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之外,还需要着重培育志愿者的创新意识,通过细致的服务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创业产品扩大志愿服务的知名度和参与度,从而强化志愿服务的品牌。

三、对于高校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建议

1、建立快捷、覆盖面广泛的传播体系

志愿文化的构建,不仅取决于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必须依靠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体系。在传播途径上,不仅要借助主流媒体,也要开辟“覆盖网络平台、借助手机通讯”的立体文化传播方式。通过与主流媒体、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优秀志愿人物和优秀事迹的报道,在纸质媒体开设志愿者服务专栏等。同时,在组建志愿者队伍的时候,成立专门的志愿文化宣传队伍,负责宣传、整合媒体和社会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模式,通过“志愿文化手机报”、APP应用程序等快捷平台为志愿文化的构建和志愿服务信息的推送提供更为快速便捷的服务。

2、建立通畅、联动的反馈渠道

我们总结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经验发现,单向传导的形式常常出现组织与基层信息的脱节,无法及时得到青年团员的反馈。网络的互动性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只需一键评论(回复)即可在第一时间将反馈传递给管理者。建立畅通联动的反馈渠道,有助于加强青年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体现志愿服务“奉贤、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依靠通畅、联动的反馈渠道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志愿者的感受和需求,培养志愿者的公民意识和公共意识,增强对志愿文化的认同感。

3、建立多视角、多渠道的监督机制

传统“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在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变奏时更加凸显了日益滞后的困顿情境。[1]学校和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权威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日渐弱化。对志愿者文化构建而言,网络化的冲击也是革命性的:首先,参与对象发生了改变。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地址的隐蔽性和网民身份的难以确定性,使许多志愿者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满释放于各种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交流对象处于最典型的“无标识状态”。这些“为所欲为”的冲动,削弱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志愿者文化,必须强化实现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统一。可以通过实名制注册强调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行业外的舆论监督行为,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实时跟踪、特征提取,进行有效地屏蔽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邓英.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8.

作者简介:程雪(1985-),女,硕士,现供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上一篇:多媒体在基础教育应用项目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