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情感教育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时间:2022-09-06 10:10:45

关注学校情感教育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的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育人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家纳集安律说:“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生物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一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关注学生,投入真诚的情感,用心灵赢得心灵,师生心心相印,感情交融。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真正密切师生关系,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关注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了解学生个性特长,理想。这样就可以在教育学生时,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从来不是孤立的人群,在他们身上打着时代和社会的烙印。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学生的情况也复杂多变。当今学生生活在社会,家庭,学校的高期望,严要求中,学习压力和心里负担较重。因此教师在工作应多进行换位思考,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多沟通,工作方法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多肯定学生的长处,多寻觅学生的闪光点,舍得感情投入,善于捕捉教育的最佳契机。多多琢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有耐心,恒心。

二、让学生感受师爱

师爱即老师对学生的爱,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成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关心,鼓励和表扬上,而应该是一种经过升华的爱。一种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由老师有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它注重教师内心深处对学生某些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和倾斜。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激励性和感化作用。学生们往往很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并把这种评价与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而学生若能得到老师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将会得到由衷的赞许和诚挚的鼓励,自然而然就在内心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积极上进。而师生在不断的交流接触中,心灵与心灵不断碰撞,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必然会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反馈,形成一种尊敬老师的爱的回流。使师生的心紧紧的贴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倾吐心里话。

三、让学生感受到严格要求

要注意师爱的职业性,原则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有关怀,体贴,同情和爱护,而且必须还要有严格的要求。注意原则性,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不需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而过分的严格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关心学生,才会让学生有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因此,教师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只有师爱,而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班级管理上的放纵和随意,只有师爱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既能规范学生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修的目的。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认识的过程,是心灵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怀着真诚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道,信其师”,才会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教诲。如果教学管理中投入了情感教育,则教师与学生一定会乐在其中,享受爱的温暖。

上一篇:多媒体助推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下一篇:数控电器进给伺服部分故障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