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时间:2022-09-18 04:16:12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未来教师的描述是这样的: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和设计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加上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思考理解问题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知识的视野。在中小学,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思考一:认为课件进入课堂就是“课程整合”

正确使用课件教学,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但前提是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课件的主要责任不是娱乐学生,而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的思想,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但目前不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初衷,使整合的质量大打折扣。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就是把教学内容搬到课件中去,整节课就是看课件。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夸大了课件的功能。甚至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偏离了学习目标,没有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重点、难点,而是过多地把时间花在课件的设计上,过分的追求“外在美”;课件过多的使用音效、动画等花哨的东西,不自觉地就把教学目标偏离到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件上而不是内容的理解上,使课堂变成了成果展览会;上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同学生一起看屏幕,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把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加筛选地堆积进来,忽视了师生互动,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了。试想这样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吗?能出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场面吗?另外还存在课堂容量过大,知识内容过多等现象;一节课过去了,课件上的内容才看了一半,到最后只能让学生只大致地浏览一遍,往往是课上听的糊涂,课下用的更糊涂。忽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规律,如果内容过多,学生往往疲于接受,找不到重点,来不及消化。

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多媒体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适时的运用,不能滥用;不能用电脑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规律。

思考二:是否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技能:1.合理运用媒体的技能。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先进,对教学工作来说,它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而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决定用不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而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用。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处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的技能。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了起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许多可贵的经验,我们提倡能用黑板、嘴巴等传统媒体讲清楚的问题,教师就不必使用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对需要实验和试验的问题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实践操作,代替学生对事物规律的探索。在进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还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好时间因素,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互动、反思之间的关系。

思考三: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作为

作为教师群体殊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在学校里,更多的是充当杂役的角色,到最后还没有体现价值的地方,而其他学科教师的价值可以通过升学率来衡量,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师有时候会有很多心理上的不平衡。但是,俗话说:“小学科大作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其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其他学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参差不齐,而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其它学科教师的协助者、有责任协助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工具的学习和培训,将其他学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上来。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平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收集有关其他学的信息,提供至一个平台,供其他教师下载,多与其他教师联系,指导其他教师使用信息工具。 信息技术教师要多点留意其他教师平日的课件或多媒体的制作,发现不足的及时帮提点。 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多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和自学;在校本培训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所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其它学科教师,真正使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上来,这样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体现自己的价值。

尽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给课堂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还有待研究和摸索。我们每位教师不仅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者,更应该是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出现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够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新的途径。

上一篇:开放,打开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下一篇:多媒体助推班级管理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