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的神圣使命

时间:2022-09-06 06:04:06

心理危机干预的神圣使命

自杀是一个悲剧性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死于自杀者比死于谋杀和战争者总数还要多。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致死,而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占总人口死因的第五位;据卫生部门调查,我国的自杀率约为10万分之24,属于高自杀率国家,

当我们看到:为挽救一千企图轻生的人,常要调动公安、消防、武警等多部门兴师动众时,不禁为之叹息。

人的生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但我们更应该以最低的成本付出和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来预防自杀,并设法使自杀率降低,这就必须提到“心理危机干预”。

个体在遇到精神打击或罹患精神疾病时,以惯常方式和个人能力往往不能应对其所面临的处境,而引起情绪和认知行为的变化,形成失衡状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这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干预,一般是指三级干预体系,即健康教育、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应包括下列重要环节――

1 健康教育:把自杀问题纳入疾病控制范畴,对社区居民和各群体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并提示预防自杀间属的重要性;介绍心理咨询的专业机构,培养人们主动求助的意识。

2 预防性干预:家庭和工作场所可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需要更多的人介入,包括家人、朋友、医生、社工、雇主、教师、志愿者等,让他们成为自杀干预的第一道关口。

“自杀干预志愿者”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志愿者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愿意救助他人;其次,志愿者要不断参加学习培训,学会舒缓自己压力,战胜自我。

公安人员也要学会心理技巧,比如香港就有“谈判专家”,在紧急时刻将欲自杀的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而医生和药剂师应尽量减少危险、成瘾药物的处方用量,则益于预防自杀。

3 治疗性干预:一旦发现自杀行为的征兆和症状,及时地让有自杀想法的人走进专业的心理机构或医院进行心理评估,在我国已有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并设有心理热线,提供专业干预、建立情感支持和心理治疗等,可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

普通人如何帮助有自杀征兆的人呢?至少可做以下事情――

①冷静和耐心地倾听,让她/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②认可他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服他改变自己的感受;

③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表示理解和同情;

④如他要你对其想自杀的事情给予保密时,不要答应;

⑤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寻求帮助;

⑥说服其家人或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

⑦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⑧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服毒、割腕等)的人,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进行抢救。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即有一名心理咨询师。而我国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现在也就万人左右,预防自杀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社会工程,一方面需要精神卫生相关的法规条例的制定实施;另一方面应尽快培养更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才可能真正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神圣使命。

上一篇:手机作弊案引出的风波 下一篇:余虹自杀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