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Ⅰ类切口手术的药学监护

时间:2022-09-06 04:50:32

妇科腹腔镜Ⅰ类切口手术的药学监护

【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妇科腹腔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其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 我院2010年1~12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53例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种类、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53例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头孢二代,其次为头孢一代,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结论 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高,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通过药学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Ι类切口药学监护

妇科腹腔镜手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使患者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即使手术时间较长,对于盆腔的干扰也不大。可完全吸清盆腔内血凝块,已达到盆腔内外环境几乎和术前一样,从而患者术后无发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盆腔粘连少[1]。根据《妇产科感染》[2],妇科腹腔镜手术属于I类切口的有: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切开取胚、卵巢囊肿剥除、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卵巢畸胎瘤剥除、盆腔粘连松解。为了解我院妇科腹腔镜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笔者查阅了153例出院病历,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Ⅰ类切口手术153例出院病历。

1.2 方法 对所取病历按设计好的调查表项目逐一查阅并记录。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历号、年龄、入院出院时间、诊断、药物过敏史等。②用药情况:用药时间、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给药途径、停药时间等。③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等,同时进行汇总、分析。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为参考标准。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153例手术中,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共5种,为头孢唑林(43/153)、头孢呋辛(78/153)、克林霉素(19/153)、阿奇霉素(8/153)、阿洛西林(5/153)等。

2.2 使用时机和疗程 所有手术均于术前30 min静脉给药,给药时机和给药途径符合《指导原则》规定。术后无1例患者72 h停药28例,占18.30%。

3 讨论

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文,我院妇科腹腔镜I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和用法用量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药品的品种选用和术后疗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临床药师通过整理资料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药学监护。

3.1 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

本次调查中153 例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达100%,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3]。药学监护:I类清洁切口,医生要精心做好术前准备,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用细致的手术操作技巧,尽量避免在手术中受到污染;要爱惜组织,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3.2 品种的选择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呋辛使用率最高,头孢唑林使用率次之,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也有使用阿洛西林和阿奇霉素作预防用药,其中有2例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选用阿奇霉素作术前预防用药。药学监护:阿洛西林抗绿脓杆菌活性较强,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不应作为预防用药。阿奇霉素为快速抑菌剂类药物,用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而I类切口手术主要预防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选用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4]。卫生部38号文指出,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提示临床药师要利用自己比较熟悉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临床药理、适应证等的优势,积极参与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3 术后用药疗程

清洁手术应在手术后24 h内停药,个别情况可酌情延长,一般不超过48 h。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推荐方案中规定,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用至72 h,这与卫生部的规定有一定的出入,这是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条件较差,病房比较拥挤等实际情况,相应放宽了使用时间的限制,故本调查中,大多数停药时间为72 h。药学监护: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手术部位残留的已经定植的细菌杀灭,防止其繁殖和扩散,当伤口组织初步修复后,主要是依靠集体的免于系统来消除入侵的饿细菌,而在有效抗菌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很少能生存>48 h。有部分医生过于强调用药效果,认为用药时间越长越保险,希望通过术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防止多种病原菌的侵入,来降低感染率。有文献[5]报道,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超过48 h,非但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术后是否会出现感染的因素很多,这需要医生不断的提高手术技巧,坚持严格的无菌操作,同时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不可单纯的依赖抗菌药物的使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 考 文 献

[1] 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5-78.

[2] 左绪磊.妇产科感染.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40.

[3] 王萍,沈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8):690-693.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1596.

[5] 王光华,王鹤尧,龙江.外科领域抗菌药预防感染应用现状.中国药师,2005,8(1):63.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4例 下一篇:几种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