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小学生写作才能

时间:2022-09-06 04:47:26

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小学生写作才能

偶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语文老师宣布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可老师接着又说,春游结束后每人要依据这次活动写一篇作文,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个个没精打采,愁眉苦脸。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不禁自问:我们的学生为何如此惧怕作文?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一、激发兴趣,愉悦写作

首先,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也能够写出好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多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哪怕是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都要加以表扬、肯定,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其次,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展示作文的魅力,或者组织相关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投身其中,并有着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并能运用,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事物进行观察,还可以将作文训练的形式加以调整。例如,写写周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通过作文的命题激发学生的乐趣。作文命题陈旧、空洞,显然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的。作文的命题要带给学生自由和自信,题目可以小一点、新一点,贴近学生一点。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同时可以将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相结合,可以提供多题进行选择,让学生可写、敢写、想写,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愉悦地作文。

二、读书积累,情感体验

首先,指导学生多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如此,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写作需要读书和积累。学习教材,名家之作多读是必需的,还有一些篇目需要背诵。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内容上进行筛选,提升学生读书的品质,提高思想深度。

其次,培养学生读书习惯。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读书方法。例如,可以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让学生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同时,让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经常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体会,让学生把兴趣变成终身习惯。

第三,丰富情感体验。要写好作文,就要让学生有颗能感受生活的心。在教材中有不少的文章是生活的折射。教师可以在文章赏析的同时引导学生转移到生活当中,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之美。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会百象,作文所需的“米”随处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智慧的大脑去分析生活。

三、口语训练,说写结合

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的教学中比较多地注重书面语言的训练,不重视说的训练,使得一些学生一说话就面红耳赤,与人交流词不达意。其实,一个连话也说不清楚的人如何能写好作文呢?针对这一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开口说的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如训练学生的胆量,可以安排课前朗读美文,之后可以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演讲,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另外,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利用课前5分钟讲述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还可以在写作时,让学生先构思,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写。这些途径,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又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

作为语文教师,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应从学生角度进行考虑,让他们乐于写作,说实话,抒真情,相信孩子们会爱上作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

上一篇:成才视野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探索 下一篇: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