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舞龙传承的问题、机遇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06 04:43:44

村落舞龙传承的问题、机遇与对策分析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京溧水区骆山村民俗体育活动“骆山大龙”传承问题、发展机遇,以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村落舞龙;骆山村;骆山大龙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059―05

1 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工作的有序展开,以及国人文化自觉的提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舞龙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其中主要表现为有组织的舞龙竞赛开展以及民间舞龙的再兴。不消说,融入西方体育精髓后的舞龙运动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贴合了当代社会的主流精神与价值观,在其规则体系不断完善的道路上趋入正轨。然而,在成为了一种标准化竞技项目后,人们难免失落于舞龙文化内涵的流失与价值转轨的不适,事实上在当前中国的村落,原生态的舞龙仍有活力,且是人们不忍割舍的精神家园,只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村落舞龙的传承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而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正视,舞龙将彻头彻尾的成为夺标项目,原生态的舞龙将会消失。

骆山大龙自明朝(约公元1600年左右)一直传承至今,于2006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功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期的舞骆山大龙活动并无文字资料和口述资料求证,但其技艺、程序、方法一直在村民之间口耳相传。据村里年长的村民回忆,近代以来,骆山大龙最早的相关记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课题组查阅资料发现最早记载骆山大龙的传承历史资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46年,当时为了庆祝1945的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正月骆山村民自发组织了骆山村当代的第一次舞龙。之后因村民生活困难,一直到1983年停了37年之久的骆山村舞龙活动,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再度复活。2005年骆山大龙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舞龙活动,2013年和2014年,在非遗资金的支持下连续开展了两年。可见,村落舞龙活动的开展与社会重要事件、村民的生活水平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有着密切联系。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社会的到来,村落舞龙的传承现状如何?开展中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骆山大龙为个案,明晰“骆山大龙”在现实背景下存在的发展困境与机遇,进而提出保护与发展策略,希冀能够得到我国村落舞龙传承与发展的一些启不。

2 研究对象

以南京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民俗体育项目“骆山大龙”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村村民、项目传承人、龙委会、舞龙参与人员、村委会相关人员以及“骆山大龙”的政府管理人员等进行调查和访谈。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1)参阅了溧水地方志,“骆山大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等官方资料了解了骆山大龙的起源、风格特点等初步详情,由于骆山大龙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因此这部分资料主要作为前期准备工作之一,以便获得大龙的感性认识;2)通过村委会获得了骆山村社会发展的相关统计资料,为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对大龙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3)参阅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我国“龙文化”方面的论著进行了资料调研。

3.2 田野调查

依据研究方案,课题组人员在明确调查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口述史”、“访谈”、“参与式农村评估”、“参与式观察法”等多种研究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先后5次深入骆山村,在这5次调查中,课题组共拍摄视频资料90多分钟,照片400余张,录音200多分钟,并记录了大量的田野笔记,对骆山村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舞龙期间的相关活动进行了记叙性描述。在调查中,为让调查对象在较好的心理条件下进行叙说,最大限度的减少访谈时最常见的受访者遗忘和“虚拟”的出现,课题组工作人员与调查对象建立良好个人关系。

4 “骆山大龙”的原生态风格

骆山村依山傍水,自然资源较为优越,自古以来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村庄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文化都得到了一定保护。骆山大龙是苏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是南京地区唯一获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的体育类项目。

就骆山大龙本身而言,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体型庞大,龙头高2.3米,宽2.2米,长5米,龙身共24节,每节长2.8米,龙头前两节和龙尾稍长,整个龙身长77米;其二,参与人数多,包括舞龙人员、跳云孩童、其他辅助人员等,参与总人数多达489人;其三,运动方式独特,由于体积庞大,转动不便,与通常所见的手持舞龙不同,大龙表演时多以肩抬的形式平面移动或盘旋为主,并辅以儿童舞蹈“跳云”表演的烘托;其四,舞龙人员的严格选择,直接参与舞龙的人员即抬龙人员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年龄较为严格的控制在18-45岁之间,用龙委会的话说,超过45岁的人一律不参与舞龙。诚然,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主要参与仪式性工作,比如提骆山大龙行进道路前的各种灯笼、举旗、敲锣打鼓等轻体力活,事实上这也是对长者的一种爱护。另外,跳云主要由7-14岁的男童组成,这也可以说是“骆山大龙”较为严格的习俗之一。骆山大龙在长幼有序的规范下展示着原生态风格。

5 “骆山大龙”的典型动作特征

骆山大龙的动作部分,主要包括村间游走仪式和湖滩舞龙表演,前者主要为众人肩扛大龙在村间的主要道路上行走仪式,真正意义上的舞龙则主要在枯水期的湖滩进行,舞龙动作主要为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一段动作结束后,则将大龙围成圆圈状,由儿童在内进行“跳云”的舞蹈表演。课题组通过单机位跟随拍摄的记录方法,对收集的影像资料进行后期分析发现,“肩扛”动作是骆山大龙的典型动作。

不同于多数村落舞龙和标准化竞技舞龙的手持动作,骆山大龙的“肩扛”动作更能体现原生态的舞龙动作特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肩”承载着农耕文化,担负着国民生计,但西方项目却极少依靠肩,肩膀仅在田径的铅球、标枪这类小项上,起到托举器物的辅助作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村民更重视“肩”的作用,肩扛是以肩为支点的实践动作,对于负荷较大的物体可以直接把重量分解,以减轻局部压迫感,从而使劳作效率更高,更持久。骆山大龙庞大的体积和重量使得骆山村民很容易运用到“肩扛”的运动技巧,通过众人的协力肩扛,重量得到分解,大龙悬空而起,在村民矫健的步伐移动中,肩上的大龙华丽的舞动着。此外,庞大的体积使得在舞动的过程当中尾部惯性较大,因而在龙尾处通过绳索的牵拉控制力量以保障大龙能够平稳的进行动作表演。骆山村民通过肩扛移动的方式,创造出了巨龙飞舞的形象。

上一篇:国内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下一篇:文化焦虑与认同:中国武术异域传播中的文化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