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为贫困山村注入活力

时间:2022-09-06 04:18:06

以工代赈,为贫困山村注入活力

在南坝镇定居的田英华回来了,住在新建好的一楼一底房子里,田大妈很是惬意:“还是村里好啊,空气新鲜不说,还不像住城里菜米油肉样样都得买,连外出上厕所都要掏钱!”

从2010年起,42户和田英华一样在宣汉县城、南坝镇等地购房定居的宣汉县天台乡尖包村农民相继返村建房、发展产业,上演了一出出“凤还巢”的喜剧。

“全靠以工代赈改变了尖包村的面貌,否则也没有尖包村的今天!”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付朝明说。

精心破题,从解决交通“瓶颈”入手

天台乡尖包村辖5个村民小组、384户、1584人,有耕地980亩,和“9・3”洪灾特大滑坡点义和村相邻,距离宣汉县城50公里。受自然条件恶劣和交通不便制约,尖包村群众增收缓慢,到2008年底,年纯收入仅为21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低749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相当差的边远村,却在2009年初的省以工代赈示范村比选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全县唯一的中标者。

宣汉县以工代赈办工作人员证实:为了确保选点准确,宣汉从全县范围内海选了10个村作为初选对象,然后筛选出4个重点村供专家、部门反复比较挑选,最终选择1个群众参与意识强、村班子威望高的村上报。

“我们村的基础条件相当差,但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支持开展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建设,并自愿投工投劳参与村内公共设施建设。”付朝明支书自豪地说,“凡是群众自己愿意干的事,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交通差一直是制约尖包村发展的瓶颈,修建房屋运输费用高,规模种植养殖搞不起来,业主大户不肯进村,村民们吃够了苦头。尤其是最偏远的五组已有30多户人在外买房定居,土地长期撂荒,有人惊叹:“再过十年八年,五组恐怕要遭‘吊销户口’了!”

以工代赈的“重头戏”首先从尖包村最恼火的公路入手,3年来,县以工代赈办投入160万元、村民捐资85万余元用于村道建设,同时村民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共硬化村道13条、12.5公里,使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解决交通“瓶颈”后,兴修水利、人畜饮水等难题也被各个击破:3年来,全村共整治维修山坪塘5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20亩;建蓄水池326立方米,安装管道11.8公里,1084名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整合资金,显“四两拨千斤”功效

隆冬时节,远眺尖包村,平整通畅的村公路宛如一条条白丝巾缠绕山腰,清澈透底的水装满了山坪塘,也盛满了群众致富增收的希望。短短3年,昔日出名的穷村居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莫非以工代赈投入了巨额资金?

“以工代赈资金只有160万元,但由此撬动整合的各类资金近千万元。”记者了解到:3年来,尖包示范村建设总投资为1090.6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6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90.1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达340.49万元。

“群众意愿万千条,解决头号难题最重要。”县以工代赈办主任廖菊香坦言,“以工代赈资金有限,主要是发挥其撬动民间财力,整合部门资金的作用,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

从基础设施入手,硬化道路,维修水利设施,解决人畜饮水,带动产业发展……以工代赈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解决了一个个棘手的难题。

修路至关重要,以工代赈三分之二的资金用于改善交通,有力地激发了群众投工投劳的热情,如今汽车可以直接开进70%以上村民的院坝,终结了尖包村人“晴天灰头土脸,雨天两腿泥浆”的历史。

产业发展是群众致富的支柱,尖包村通过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3年来发展麻竹100亩,改造梨树1万余株,栽植青脆李3万株,发展食用菌100亩,并建成千头生猪养殖基地2个,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0户,肉牛养殖大户5户。

改善人居环境是示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尖包村通过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改造房屋189户,新建房屋15户;硬化院坝5600平方米,硬化户间道3000米,栽植行道树6000余株,建沼气池100口。

产业支撑,村民有了增收门路

走进如今的尖包村,但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座座小洋楼错落有致,身在其中如在世外桃源,整个村庄宛如一幅现代农村山水田园画,田间地头到处是百姓忙碌的身影。

在外打工多年的李立斌、丁素芳夫妇回来了,他们豁出多年积蓄建起了年出栏500头生猪的规模养殖场,去年市场行情火爆让两口子结结实实赚了一把。“我们在外边打工,辛苦一年充其量能攒下3万元钱,而且根本照顾不到家里!”丁素芳快人快语,“现在每年轻轻松松就有十几万元收入,这辈子就安心在家搞产业,再也不背井离乡打工了!”

“多亏搞了以工代赈,不然我还是过的穷日子哦。”曾经坐过牢的村民丁某再也不垂头丧气了。丁某膝下有两个正上中学的孩子,家里又缺乏致富门路,日子过得很是窘迫。村里基础设施搞好后,老丁萌生了养殖肉牛的念头,于是连贷加借凑了近10万元,买了35头肉牛办起养牛场。结果,老丁头一年就净赚12万元,信心大增的他继续扩大规模,使近两年的纯收入都达到了20万元以上。

“镇上买个三室一厅少说得花20万元,而且什么都要花钱,一时半会又找不到挣钱的门路,实际生活水平恐怕还要下降。”反复权衡利弊后,原本打算到南坝镇买房定居的李海霞一家不走了,花了5万多元把旧房翻修一新,全家人安安心心在家搞产业。

据了解,实施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后,尖包村近两年来共有36户村民放弃在城里买房定居的计划,反而有70多户已经在城里定居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村修房造屋和发展产业,形成了强劲的返乡潮。与此同时,村民收入增长明显提速,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

“到今年年底,全县将有8个尖包村这样的示范村,我们计划到‘十二五’末发展12―15个示范村。”县以工代赈办主任廖菊香信心十足,“届时全县不同类型地区都有一个可供学习借鉴的示范点,农村整体扶贫推进工作就更有保障了。”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6.46亿元,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07万公里,修建桥梁546座;建成基本农田16.9万亩;整治塘、库、堰533万立方米,新改建灌溉渠1650公里,建蓄水池30.2万立方米,建成提灌站109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8.1万亩;建设集中供水站495座,建设饮水蓄水池16.7万立方米,铺筑引水渠(管)4400公里,打井1.5万余口,解决了60.2万人11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建设草场9.6万亩,发展大型草食牲畜14万头。

上一篇:贫困库区变景区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产业扶贫:龙头企业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