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以工代赈廿五年

时间:2022-07-26 02:04:29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渐次深入,为了使偏远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富裕起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工代赈扶贫政策,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开始实施。“以工代赈”带着国家对偏远贫困地区人民的关怀和支持。如春雨般滋润着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发挥着重要作用。

江西省是全国最早实施以工代赈扶贫试点的省份之一。自1984年开始,我省相继实施了“粮棉布”、“工业品”、“粮食”,“江河治理”、“综合治理与开发”、“扶贫攻坚”和“专项国债”等扶贫计划。以工代赈资金除用于大江大湖的治理外,全都用于直接扶贫,且重点投入21个国定贫困县。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覆盖全省57个贫困县市。涉及农村交通、农田水利、小水电、农村通讯建设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水毁工程恢复和片区综合开发等方面。其中直接与村民脱贫致富相关联的县乡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成为以工代赈工程实施重点。在突出建设重点的同时、综合配套治理也相应展开,一大批生产生活设施和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在全省贫困地区投入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快了这些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深得民心。

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2001年至2008年间,国家共安排我省以工代赈资金162640万元(含管理费1723万元)。省配套资金40230万元。在以工代赈实施过程中,做到建成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造福一方百姓。

――打通省际出口路,构筑通往国定省道、铁路的联网路。修通县乡断头路。全省建设县乡村公路12652公里,修建桥(涵)17777延米,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提升了贫困地区开放条件和经济发展能力。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扶持改造中低产田39.8万亩。加固中小型水库850处,衬砌渠道1395千米,兴建、更新改造泵站730多座,增加和改善了灌溉面积256万亩,改善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并通过对鄱阳湖重点圩堤九江长江大堤赣抚河堤的除险加固,大大提高了大江大河防洪抗灾能力。

――着眼群众健康,实施引水工程建设。贫困地区百姓饮用高氟水或人畜共饮现象一直非常突出。多年来,以工代赈围绕改善水质,开拓水源。兴建了大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了大口井、手压井和小型山村引水工程、自来水工程,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在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的贫困地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发展特色农业,全省建设了一批脐橙、甜柚、茶叶、早熟梨、布朗李等高效经济林,既提高了贫困地区山地资源的开发效益,又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建设与赈济相结合,广泛组织群众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及时发放劳动报酬,达到建设与赈济同步实施,深受群众好评。

以工代赈作为一项党在农村贫困地区凝聚人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在我省已实施二十五个春秋,取得的成效显著。以工代赈,诚为德政;功在当代,丰碑永存。

上一篇:他将美丽留给世界 下一篇:兴国县水利建设争创“第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