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及其培育

时间:2022-09-06 02:56:26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及其培育

所谓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从内涵来讲,创新精神包含质疑精神、冒险精神、创新意志及自我监控能力四部分。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新时期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的质疑精神和冒险精神谈一点认识。

一、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创造精神的首要构件,是获得创见的第一关。质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有小疑则有小进,有大疑则有大进。所谓质疑精神,就是学习者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激烈讨论;爱追根究底,敢于探索并开拓未知领域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问质疑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是创造活动的萌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形式。例如,高一《硫 硫酸》中关于SO2-4的检验,诱导过程如下:①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②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就可以断定试样中一定含有SO2-4吗·③BaSO4不溶于盐酸,BaCO3、BaSO3、Ba3(PO4)2均溶于盐酸,为什么·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气氛活跃,一个悬念解决,另一个疑惑又来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竭力求索,兴趣盎然。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教育家魏书生鼓励学生:“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只要信心之火不熄,大器可以晚成。”的确,纵观古今善于质疑的创造发明者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教师要以温暖和关怀呵护学生的自信;学生该做的,能做的,坚持让学生自己做,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信;结合教材,适时渗透化学史教育,让学生多感受伟人的故事,从中吸取自信;让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在战胜失败的过程中捕捉自信;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磨练自信。对学生的所作所为要保持客观民主的评价,不以简单的否定、批评、贬责甚至挖苦、讽刺等不良教育行为损伤学生的自信。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

3.培养学生的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以思考者的姿态出现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捕捉其中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价值,在思想的闪光中时不时迸射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出人意料的观点。首先,寻疑如同探矿采金,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其次,寻疑贵在主动。

二、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是指不“安分守己”,具有开创和反叛的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构件。它要求学习者敢于反叛传统,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标新立异;不盲目顺从,为寻求真理或探究未知而勇敢奋斗。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大发明家都有可贵的冒险精神。诺贝尔在无数次失败和多次爆炸之后发明炸药;波拉德从海藻灰中发现了溴元素,使曾做过相同实验的德国著名化学家利比息因小小的疏忽而失之交臂……可见冒险能使人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并有为了真理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

1.培养学生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是冒险精神的前提,没有“反叛”就不敢冒险。教学中大胆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审视已经固化的定理和原理,对书本教材的局部提出异议,对教师的讲授敢于质疑,对传统的习俗和观点提出全新的看法,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求异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灵魂。求异精神是求异思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品质,要通过各种渠道激活课堂,让学生敢于求异,乐于求异,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下面这道习题:340gH2S在201.6L(标况)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SO2在标况下占多少升·学生的解题之法很多,有设未知数解方程组法、分步求解法、图像法、十字交叉法、方程式配平法等。解法精彩纷呈,思路各异,一个比一个简捷。

3.培养学生的超越精神。超越精神是造就伟人的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高层理性驱动力。只有有了超越精神,才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凌云之志,以古今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超越信念,培养学生远大理想,让学生在远大目标的激励下,不断创新。

4.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如果没有敢于奉献的精神,没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就会患得患失,顾此失彼,只有有了奉献精神,才可能为艰苦的创新事业奋斗一生。

总之,创新精神对于创新活动的过程与成果获取都至关重要,它是创新教育、创新学习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只有有了创新精神,才能启动创新思维,捕捉创新灵感,才能专注于辛苦的创造劳动,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果。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历史学习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