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和断板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9-06 01:39:26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和断板问题的研究

【摘 要】进几年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发展迅速,但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胀缝病害与板块断裂是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突出解决的问题,故本文主要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的病害、胀缝的设置和工艺要求;并分析断板的原因,提出锯缝时间的掌握。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断板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公路运输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更好地满足大交通量、超重车载的使用要求,缓解沥青路面材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广泛应用[1]。但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胀缝病害和板块断裂是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不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一般公路或是高等级公路,混凝土胀缝破坏比较普遍与严重;据统计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通车3年,破损率达到50%以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断板率一般会>1.5%。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破坏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处理不好病害反复,并且修补完成后,路面平整度非常差,路面的使用功能会显著下降,并且对过往车辆影响比较大。

1.胀缝

1.1胀缝形式与作用

胀缝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2],一是胀缝设传力杆类型,一是胀缝不设传力杆类型。不设置传力杆类型又可分为不设垫枕和设置钢筋砼垫枕。

不设置传力杆类型胀缝,会因胀缝两侧板块不连续,传荷性能较差,随着时间推移,在车载的反复作用下,土基与基层发生塑性变形,胀缝两侧会发生错台,这就会影响路面的不平整度,影响行车的舒服性。设置传力杆类型的胀缝,其传荷性能比较好,其可延迟或抑制病害的产生。胀缝间距尽量设置长胀缝,并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原则上尽量少设或不设胀缝;为减少胀缝的设置建议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在低温季节下进行施工。

1.2病害产生的原因

1.2.1传力杆[3]

施工中传力杆及套管的安装位置不正确,传力杆放置时不规范,在选用钢筋时绝对不能允许用带肋钢筋代替圆钢。套管与传力杆端用支架固定或固定支架不牢固,胀缝处相邻板块分两次浇筑时两应留适当的空隙,内可填塞沥青麻絮或纱头。

1.2.2胀缝边角破碎

主要是板边混凝土不均匀,并且混凝土强度不够,或是连浆,以及硬物掉进胀缝中造成了病害。

1.2.3胀缝

凿填缝料槽或拆除胀缝板上部填缝料预留槽板条时造成软木类板材和粘胶板、泡沫板、沥青浸制压制板等合成材料类板胀缝边缘破坏,然后用水泥砂浆修整补缺,造成边缘两侧混凝士材。胀缝要求平直,尺寸要准确。填缝料施工不规范,胀缝下未设防水设施,造成路面基层安装且不至于漏浆。

1.3胀缝施工要求

1.3.1传力杆

胀缝传力杆的定位是否准确进行胀缝施工的关建,在施工前传力杆要求必须清洁没有生锈,并且传力杆长度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端部应光滑,套子套传力杆的端部必须封闭,禁止混凝土或稀浆进入,另外传力杆放置时应该轻放不能动了其原有位置,绝对不能因某种原因用带肋钢筋代替圆钢。套管与传力杆端用支架固定或固定支架不牢固,胀缝处相邻板块分两次浇筑时两应留3公分的空隙,其内可复核规范要求的材料。

1.3.2胀缝

胀缝应该与纵向垂直,胀缝宽度应该为2~2.5公分,一般以2.5公分比较合适。其宽度应上下一致。缝壁应该垂直要求胀缝板进行加工时一定需要标准,不合格不能使用。并且在施工时胀缝内不的有连浆或者有硬物。胀缝的深度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办理。如果缝内不干燥洁净需进行清理才可施工。灌封材料应采用聚氨酯改性沥青进行灌注,材料需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关于胀缝的构造形式在设计规范、设计图纸及一些专业书籍,中都很明确,这里不再多做介绍,但在排水不畅路段,一般构造形式的胀缝防水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引起路面基层浸水造成路面断板或错台,如果在普通的胀缝下铺设二毡三油防水层,则能有效地预防因胀缝路面基层浸水而造成的病害。

1.3.3胀缝板[4]

近年来施工主要采用两大类一是软木板,另外是合成材料类。目前施工单位主要采用是软木板,软木板选材主要是选用杉板、松板等,并经过沥青处理。胀缝要求平直,尺寸要准确。软木板类板材板中不能有硬结,在板上应按设计钻出略大于传力杆直径的孔,以利于传力安装且不至于。

2.断板

2.1断板种类

2.1.1荷载断板[5]

在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水泥混凝土面板产生纵横向贯通裂缝、纵横交错裂缝。其原因主要要是路基不均沉降或者是施工质量不好引起病害。故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解决好土基、基层、面板的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此种病害可避免。

2.1.2初期断板

在道路完工后没有通车前,混凝土面板因自身收缩,造成混凝土面板裂缝形成断板。其原因由于锯缝不及时,或者是锯缝时气温、水灰比、级配、板厚和混凝土的均匀性都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是 断板与温度变化的快有到一定关系。

2.2锯缝时间

当前锯缝主要有三种方法温度关系控制法、温度时间乘积法和强度控制法。三种方法均有局限性,在锯缝前试锯法是在此基础上来指导锯缝,当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应有强度时,锯缝两侧均会出现毛边,此时可停锯,稍后再锯,当不出现啃边时为最佳时间,一般试锯为2~3次即可进行正常锯缝。

3.结论

本文着重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类型、作用及其病害并且对水泥混凝土面板断板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其质量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降低,并提出了断板最佳锯缝的时间;为将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建造真正合格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曹锦斌.关于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情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2]曲丽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及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8,(2).[1].

[3]杨成忠,莫振龙,杨平.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分析[J].混凝土.2004(05).

[4]杜茂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10(26).

[5]裴太昌. 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探[J].山西建筑.2003(15).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工程在精密铸造中的应用 下一篇:旧沥青路面再生研究的分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