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06 01:24:33

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影响。 方法 对6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等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1个月后再次发放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量表,比较实施综合干预前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有无差异。 结果 综合干预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明显减轻,疾病不确定感高水平、低水平患者与实施综合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综合干预;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127-03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指因过多的胆汁反流入胃导致胃黏膜损伤[1],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胆汁反流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常见原因之一[2]。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中上腹部烧灼样疼痛,空腹及晨起时明显,伴有或不伴有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张莉莉等[3]调查发现,BRG存在较高的焦虑、郁抑。Mishel将疾病不确定感定义为“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无法评估事件的价值,不能准确预知结果等[4]”。目前临床上将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等量表应用于其他患者较多[5],但尚未见应用于BRG患者。笔者在调查中发现,BRG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本研究对BRG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BRG诊断标准患者共63例,排出标准: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有其他并发症及慢性疾病。原发性BRG 33例,其中男7例,女26例,职业:农民21例,学生、护士、教师、无职业各3例;学历:小学9例,初中12例,大专6例,高中、中专各3例,病程1~15年,平均7.65年。继发性BRG 30例:男8例,女22例,职业:农民21例,无职业6例,护士3例;学历: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4例,大专、中专各3例,文盲1例,病程1~14年,平均7.63年。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与方法 对调查对象发放中文版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自评抑郁量表(SDS)[6]。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共有4个维度33个条目,其中不明确性有13个条目,复杂性8个条目,不一致性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分数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高。32.0~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等水平,117.5~160.0分为高水平。SAS、SDS均包含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总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为标准分。SAS: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 69分为重度焦虑;SDS: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后由调查者负责调查。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无填写能力的患者,由调查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逐项解释。共发放63份,收回63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1.2.2 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及Mishel设计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电话随访等综合干预措施方法:①同情、关心、体贴、鼓励、安慰患者,说明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②根据患者领会能力,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如个别指导、小组讲课、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必要时应用方言、反复讲解等),对患者的疑虑一一给予解答;③向患者讲解BRG的相关知识如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④召开BRG患者座谈会,使他们相互认识,介绍治疗经过和效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康复;⑤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一次,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思想动态、遵医行为,饮食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答;⑥向其家人、亲戚、朋友及同事说明关心、体贴患者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调动其周围社会支持源,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源。1个月后再次发放疾病不确定感、SAS、SDS量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综合干预前BRG疾病不确定感不同水平及得分

总分81~133分,平均(108.76±11.95)分。实施综合干预前后,BRG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高水平、中水平及低水平比较见表1;实施综合干预后,BRG患者疾疾病不确定感无一例呈高水平状态,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 < 0.05),疾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水平的BRG患者,与实施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3,P = 0.13),处于低水平患者与实施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 < 0.05)。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不一致性比较见表2。实施综合干预后,BRG患者的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不一致性、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均明显减轻,与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2 实施综合干预前后BRG患者焦虑、抑郁比较

实施综合干预前,BRG患者焦虑等分:30~81分,平均(56.03±13.34)分,轻度27例(42.86%),中度12例(19.04%),重度9例(14.29%)。抑郁:20~59分,平均(46.81±9.46)分,轻度27例(42.86%)。实施综合干预后,BRG患者焦虑、抑郁明显减轻,与实施综合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7]。BRG主要临床表现有:胃部饱胀感或不适,多数于饭后加重,胃痛或患者感觉胃部发凉,可伴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消瘦等,严重者可有胃出血等。目前此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本文结果表明,100%BRG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等不良心理,42.86%患者存在轻度抑郁,与国内报道相符[8]。可能与本病治疗见效慢、病程较长、易反复而又不能准确预测预后等有关。对BRG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BRG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减轻,与实施综合干预前比较,异常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5、5.95、5.42,均P < 0.05);疾病不确定感高等水平、低水平状态与实施干预前比较,异常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3.26、4.38,P < 0.05)。由此可见,针对BRG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关心、同情和体贴,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实施针对性、系统性、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BRG病因、临床表现,自我护理、预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电话随访,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发现患者新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和解决,从而有效降低降低BRG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心理能力,减低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提高遵医行为,促进疾病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Chan DC,Fan YM,Lin CK,et al. Roux-en-Y reconstruction after distal gastrectomy to reduce enterogastric reflux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J]. J Gastrointest Surg,2007,11(12):1732-1740.

[2] 胡海燕,苑凤昌,刘颂.加斯清与思密达合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08-109.

[3] 张莉莉,沈俊松,周惠玲,等.精神心理因素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作用初步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59-160.

[4] 高森,刘纯艳,闫玲.社会支持因素对胃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11):3030-3032.

[5] 班亮阶,陆青梅,覃美兰,等.脑性瘫痪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焦虑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59-160.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订版,1999:194-238.

[7] 黄人健,李秀华.儿科护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2.

[8] 刘艳,黄素娴,黄妙娟,等.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并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2):1107-1109.

(收稿日期:2012-11-16 本文编辑:郝明明)

上一篇: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性... 下一篇:微创引流在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