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性调查

时间:2022-08-19 09:13:09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油田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明园石油医院进行职工体检者705人,询问病史、吸烟史等,监测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行腹部超声及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将其分为NAFLD组及对照组,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705名入选者,检出NAFLD 286例,检出率为40.6%。NAFLD组患者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NAFLD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超重、吸烟者的比例分别为34.3%、30.4%、39.2%、36.3%;对照组为15.5%、10.3%、12.4%、1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新疆油田职工NAFLD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NAFLD与动脉硬化有关。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油田职工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158-03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近年来NAFLD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低龄发病趋势,其危害逐渐引起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NAFLD患者中心血管病对其转归的影响频率和程度都大于肝病进展所起的作用。迅速增多的临床证据支持NAFLD与心血管病危险之间存在一种强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明确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的关系,加深对NAFLD患者病变的认识,进而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测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新疆油田公司明园职工医院进行体检者705名,询问病史、吸烟史,测量身高、体重,行腹部超声及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排除标准[3]:①长期大量饮酒史(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②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均以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中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方案为基础[4],并结合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的需求修改而成,整个过程均进行严格质控。

1.2.2 指标检测

1.2.2.1 空腹抽血行生化检查,要求专人采血,应用贝克曼生化分析仪专机行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尽可能避免实验性误差。

1.2.2.2 应用飞利浦IU22专机,专人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有无脂肪肝。脂肪超声诊断标准[5]: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与脾脏),远场回声逐渐减弱;②肝内血管结构显示不清;③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流走向正常;⑤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资料分组

705名入选者结合病史、腹部超声和肝功能,根据NAFLD诊断标准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NAFLD组血中三酰甘油、胆固醇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两组合并症情况比较

NAFLD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超重、吸烟患者比例分别为34.3%、30.4%、39.2%、36.3%,对照组为15.5%、10.3%、12.4%、18.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3 讨论

NAFLD与AS目前均因其高患病率引起人们广泛关注。NAFLD是西方国家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在西方国家普通人群中,20%~30%的成年人患有NAFLD,而且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中,其患病率已上升至70%~90%。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患病率迅速增加,且有日益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调查显示,广东地区NAFLD发病率为18%~20%,年龄40~45岁,且20~40岁年轻患者近5年发病率增加尤为明显[6-7]。对于NAFLD患者其死亡原因一般为恶性肿瘤和冠心病,NAFLD本身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肝病,NAFLD患者的肝外合并症通常比疾病本身的危害更严重。

AS主要损伤动脉内膜和中膜,是动脉管壁胆固醇酯大量堆积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壁纤维化增厚和管腔狭窄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肌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下肢多于上肢)。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不超过10%。而到21世纪初,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已经上升到近50%,在发展中国家已达到25%。预计到2020年,每年将有2.5亿人口患心血管疾病。我国第3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分别为全国居民死因的第1位和第4位。由此可见对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AS的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等,而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常与NAFLD同时出现。如果个体同时存在上述病理改变,NAFLD的病变类型往往表现得更为严重。

对NAFLD的重要性以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强相关性的认识,已激起人们对其在心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假定作用的兴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NAFLD患者中心血管病对其转归的影响频率和程度都大于肝病进展所起的作用。迅速增多的临床证据支持NAFLD与心血管病之间存在一种强相关性。NAFLD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心血管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很可能是与NAFLD相关的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迄今为止,越来越多的人体证据表明,心血管病是晚期NAFL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NAFLD与心血管病发病增加相关,这种相关性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以及代谢综合征所带来的危险。NAFLD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强相关性值得特别重视,因为其对临床实践中的筛查和监测策略有潜在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705名体检者的检测,发现NAFLD患者286例,占40.6%。目前大量研究证实,NAFLD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此次研究亦证实了NAFLD患者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超重、吸烟者的比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通过本次研究增加了对NAFLD的认识,提示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考虑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以及预防保健意识的相对落后有关,结合对新疆油田职工的检测结果,目前提出高脂饮食造成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代谢综合征,并造成脂质过氧化,是形成和加重脂肪肝发展的原因[8]。目前认为,NAFLD发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游离脂肪酸和三酰甘油沉积在肝细胞,发生单纯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单纯性NAFLD长期停留在第一阶段,通常预后良好。在此基础上,高糖、高脂、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肝损伤因素以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为途径对肝脏产生持续损伤,如病因未能去除或损伤严重,则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此为第二阶段[9-11]。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新疆油田NAFLD高发病率的情况提倡低脂饮食,适当锻炼,加强保健意识;对已发现NAFLD的患者应在定期监测肝功和血脂的同时,做好对血管功能的监测,控制多个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避免心脑管疾病的发生,抑制NAFLD发展。

[参考文献]

[1] Petta S,Muratore C,Craxi A.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hogenesis: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 Dig Liver Dis,2009,41:615-625.

[2] Metriman RB,Fenrrell LD,Patti MG,et al. Correlation of paired 1iver biopsies in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Hepatology,2006,44:874-880.

[3] 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4] Li B,Gao H,Li X,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J]. Hypertens Res,2006,29(5):309-314.

[5] Ali R,Cusi K. New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J]. Annals of Medicine,2009,41:265-278.

[6] Zhou YJ,Li YY,Nie YQ,et al. Preval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the population of south China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6419-6424.

[7] 范建高,曾民德,王均溶,等.上海市机关职员脂肪肝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研究,1998,19(1-A):409-411.

[8] Hui JM,Hodge A,Farrell GC,et al. Beyond insulin msis"tance inNASH:TNF-alpha or adiponectin [J]. Hepatology,2004,40:46-54.

[9] Haukeland JW,Damas JK,Konopski Z,et al. Systemic inflammation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elevatedlevels of CCl2 [J]. J Hepatol,2006,44:1167-1174.

[10] Oimc N,Ozutemiz O,Yuce G,et al.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CRP level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case control study [J]. BMC Gastroenterol,2009,17:9-16.

[11] Ekstedt M,Franzen LE,Mathiesen UL,et al. Statins in patients withelevated liver enzymes becaus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ollow up study [J]. Hepatology,2006, 44:254.

(收稿日期:2012-09-10 本文编辑:程 铭)

上一篇: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 下一篇:综合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