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脱贫

时间:2022-09-05 11:58:22

“以前村里没通水泥路,种子、化肥运不进来,脐橙也卖不出去,别提多难了。”近日,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曹里小组村民朱祚银站在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信池线上高兴地说。“有了水泥路,村里的脐橙每斤比往年要多赚4到5毛钱。”

自从曹里村被列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包扶贫困村后,村里修通了水泥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改变。自2007年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包扶信丰县后,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清除脱贫“路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之路,增强“造血”功能,包扶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省交通运输厅也先后获得“2007-2010年省直单位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十一五’省直(属)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清除脱贫“路障”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自2007年起,省交通运输厅对信丰县实行定点包扶。信丰县最大的水库移民村——万隆乡石店村成为包扶村。针对该村实际,省交通运输厅确立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落实“三培两带”工程、扶持群众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设施建设等6个方面的扶持措施,并专门制定了包村工作四年规划。

要改变村里的落后状况,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清除脱贫“路障”。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安排扶贫资金441.8万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通村公路、学校教学楼、水利灌溉设施等。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帮扶下,村里修通了水泥、砂石公路16.9公里,新建了石店小学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及综合加工厂房2023平方米,合建了养猪场2400平方米,还完善了水利灌溉设施及饮水工程,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在此基础上,扶贫工作组提出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针对石店村山地多、耕地少、水利资源丰富等实际,重点扶持该村实现产业致富。为发展果业,省交通运输厅先后在该村开发了约900亩的果园基地和600亩的脐橙存储基地,并帮助该村建立了果业发展基金。几年来,该村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两年一跨越,三年大发展”的目标,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3000元。

增强“造血”功能

今年1月6日,省交通运输厅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组进驻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在总结前几年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省交通运输厅意识到,要实现贫困村彻底脱贫,必须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对此,他们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酵母”作用,从良种繁育、技术指导、财政补贴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在对坑口村进行深入调研后,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定点包扶坑口村三年扶贫工作规划》和《首年扶贫计划》等,计划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60多万元。为提高村民自我发展和增收致富能力,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在3年时间里,实施三大工程,即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村域经济建设工程,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在村域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脐橙龙头产业,初步概算投入10万元,优化脐橙品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探索苗木种植产业,初步概算投入10万元,开发5个苗木基地,推广种植以银杏为主,桂花、罗汉松、红豆杉、杜英等为辅的苗木2万株;发展养蜂业,每年将新增繁殖的群蜂分给贫困线以下的农户;重点引导养殖产业,综合策划旅游开发等,力争到2014年底,包扶村有1至2个覆盖面较广、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80%以上的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转自2012年11月7日《江西日报》

上一篇:语境设计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柯:真正好的艺术家都特别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