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森:一片丹心系粟情

时间:2022-05-29 12:36:55

刘长森是2006年从北林区的永安粮库调到绥化市秦家粮库有限公司的。短短几年,他使一个濒临衰退的企业,一跃成为全市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的龙头。

付出赢得回报。刘长森先后获得全省粮食系统劳动模范、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劳动模范等荣誉。

锐意改革脱胎换骨增活力

作为一个党员、粮食购销企业的领头人,刘长森深知,粮食产业化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粮食行业的摸爬滚打,更使他与粮农结下了不可割舍的感情。

几年来,刘长森致力于以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而产业化首先就要上加工企业,对于厂区内因落后已停用多年、在别人眼里是一堆废铁的大米加工设备和厂房,刘长森没有把它看成包袱,而是从中看到了商机。在企业严重缺乏自有资金的情况下,2006年,他与公司职工个人集资300多万元将其收购,建起了公司职工入股的佳粮米业。

刘长森认真总结多年的粮食购销经验,发展“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一改过去明码标价坐收农民余粮的做法,带领职工实行重点区域设点收、走村串户上门收、委托经纪人收、联系种粮大户协商价格收、深入低价区域坐地收等办法,使收购量成番论倍提升,每年都在5万吨以上。每年发展订单粮食3000亩,订单粮食带动农民直接增收在200万元以上。

刘长森深谙品牌与市场和效益的关系。为了让公司的“佳粮”牌系列米叫响,他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来抓,通过严把收粮入口关、更新加工设备、增添检验仪器、培训质检人员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公司生产的“佳粮”牌系列大米被评为省放心粮油产品,在全国18个省市设有29个经销点,年销大米6万吨以上。

联合经营扩容提质壮实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粮食购销市场形势,账设卡,实行会计、保管每月一对账,做到账账、账卡相符。

刘长森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内设立了台球室、乒乓球室等供职工业余时间娱乐健身,培育企业精神。他时刻保持着清廉朴实、克己奉公的本色。原粮采购和大米销售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公开价格、质量,不搞暗箱操作。他作风民主,坚持推行企务公开,定期公布各种工作开支费用,始终把自己置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下,他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刘长森深切感到,仅改革还不行,改革只是脱胎换骨,企业要发展,必须强筋壮骨。

刘长森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只有多家米业联营联合,才能形成整体合力,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和市场开拓成本,才能提高销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销量,增加经济效益。为此,一方面实行区域内联合,成立米业经济联合体。佳粮米业公司联合局直6户企业,同时吸纳了秦家粮库有限公司周边5户规模较大的个体粮食加工企业,成立了松散型的绥化市佳粮米业经济联合体;另一方面实行区域外联盟,加入米联体。公司发挥自身的储存轮换指标和加工能力优势,在佳粮米业公司成立不久就加入了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米联体。向米联体积极争取水稻加工指标,通过对中储粮轮换水稻进行加工,既赚取了加工费又实现了水稻过机增值,同进也保证了商品粮加工淡季职工有活干,有钱挣。近几年,在刘长森同志带领下,经过职工齐心协力工作,分期分批完成中储粮轮换水稻加工任务5万多吨,企业增加纯收入300余万元。

精于管理优化制度聚合力

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企业经营上,刘长森是把好手,而在企业管理上,他也是个精明的当家人。

刘长森善于持家、精打细算。为了节省资金,他总是亲自带领职工修旧利废,降耗增效,无论是主体工程的地坪,还是沟桥、甬路等附属工程中,都留下了他亲自带领职工拉纤、推车、拌锨、肩挑的身影。也这是因为这样做,才做出了今天的设施先进、标准化、现代化的新型企业。

刘长森从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入手,加强对企业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并建账设卡,实行会计、保管每月一对账,做到账账、账卡相符。刘长森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内设立了台球室、乒乓球室等供职工业余时间娱乐健身,培育企业精神。他时刻保持着清廉朴实、克己奉公的本色。原粮采购和大米销售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公开价格、质量,不搞暗箱操作。他作风民主,坚持推行企务公开,定期公布各种工作开支费用,始终把自己置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下,他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注:刘长森绥化市秦家粮库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

上一篇:国际粮价持续走高迷局探析 下一篇:粮价或成推动物价上涨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