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献生药

时间:2022-09-14 01:48:57

长江畔,六朝古都金陵城,享誉药学界的中国药科大学就坐落于此。“精业济群”,这一个训导,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学子都铭记于心。而刘静涵,自然也不会忘记。

1932年,刘静涵出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榕城”福州,1955年,刘静涵毕业于南京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生药系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生药学、药材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世纪70年代后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对常用药材组织、粉末以及中成药进行研究方面。由于参加粉末药材的鉴定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药材的研究取得突破进展,荣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这时刘静涵已经46岁,人们常说在人的一生中30到45岁之间是最能出成果的时期,在刘静涵看来。她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从1978年开始,刘静涵进行“关附甲紊抗心律失常”的研究,1986年主持国家“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抗心律失常药盐酸关附甲素”的研究,凭着刻苦钻研的韧劲,凭着超凡的魄力和组织才能,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刘静涵便领衔课题组成功开发“盐酸关附甲素”,随后通过卫生部的新药评审,进入临床研究,取得了本次战役的巨大胜利。新药的研发风险在于,巨大的付出不能保证有相应的回报,但不坚持一定是没有回报的。刘静涵深谙此中道理,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正当此时,刘静涵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认为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没有尽到为祖国医药现代化做贡献的职责,经过一番努力,退休后的她继续出任该项目课题组组长,并挑起“九五”期间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科技部1035工程攻关项目负责人的重任。“十五”期间,她又在“863”计划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项目中承担起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的研究工作。

俗话说“有付出就有回报”,刘静涵的努力没有自费。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在1995年终于被批准进入I期临床,同时还荣获国家科委在选新药,随后在1998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新药I期临床试验,批准进入II、Ⅲ期临床试验。潜心科研,贵在坚持。2005年刘静涵又主持完成了国家高技术“863”研究发展计划课题“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药理、毒理研究。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要求进行了盐酸关附甲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接下来是II、III期临床,到2004年临床试验结束时,完成了829例临床研究病例,已经耗费了多年时间。这些年里,除了研究本身的困难,经费的窘境、同行的非议、政策的缺位不断考验着刘静涵的耐心。终于在2005年8月,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获得国家SFDA颁发“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原料药工艺已获知识产权专利、西药一类创新药”证书,目前厂家正投入批量生产中。

不同于现有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关附甲素及其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较好安全性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关附甲素更是心血管系统第一个中药的有效成分一类创新药。它的成功是我国药学科学家在世界医药史上又一个重大发现,改变了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使用化学合成老药,新型药物只有依靠进口的局面,为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开辟,指引了一个新的道路;同时对提升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缩短本行业与国际前沿水平的差距、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刘静涵的此项成果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思路和范例,证明了在心血管领域实现中药现代化是完全能够成功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刘静涵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坚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才是成功的保障。然而,她深知,成果不仅仅属于个人,没有国家和企业的大力资助,没有和谐协作团队的强有力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器晚成的刘静涵又开始了她新的追梦历程。

上一篇:战车的“医师” 下一篇:驰骋在红小豆研发的沃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