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

时间:2022-09-05 11:21:40

传承和弘扬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师教育不断走向了高层次,由“老三级”转型为“新三级”,中师教育基本上被淘汰。但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并未带来普遍的赞誉与一致的认可,相反,质疑与责问甚至直接的批评却时有耳闻。如:“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本科毕业的小学教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上不好课,带不好班”[1];“高师毕业生普遍‘不好用’[2]。

凭心而论,人们这种批评或诟病有的是高期望值所引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失落感,有的是对高学历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份苛责。但无论如何,教师教育的现状令人难以满意,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滑坡的现象,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这大抵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现行教师教育培养中“师范性”文化的欠缺或退场,是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弊而不彰的一个重要原因。“师范性”文化的稀释或弱化,极大地影响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成长。

中师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演进中,其“师范性”文化得以孕育、聚集、完善、定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气韵生动的“师范性”文化,也成就了这一时期中师教育的绚丽与辉煌。客观地说,由于中师教育是综合培养不分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属于中等教育性质等特点,其“师范性”文化特色表现得更加突出。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面试关注“师范性”的人才潜质

由于师范专业本身的特点,对人才培养规格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因此招生时对考生进行面试是不可忽缺的一环。如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通州师范学校规定:招生时要挑选“性情敦淑、品行端正、学力通敏、身体健全”者[3],为日后的教化培养奠定一个可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师招生一直保留面试环节。面试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测试,二是性向测试。身体测试中对于那些有明显缺陷或残疾者如身材偏矮、色弱、心理性疾病者等一般不予录取;性向测试中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者一般会考虑不取。后来在深化面试筛选中,“从注重外貌与语言,逐步深入到内在志趣与心理品质层面”[4],期望“让最优秀、最适宜的初中生上中师”,为社会培养他日可塑之才。

“潜质”是特质的历时性的“潜在”状态,潜质鉴定是对考生身心特点是否适合做教师这种人才规格要求的鉴别与认定。显然,这种鉴定是会有一定的风险或争议的,因为这种“潜质”很难有一套成熟的标准体系来进行检测与衡量,容易导致“非科学性”的质疑。但中师教育在招生面试时,实施的是一套宽松的、最小限度的行动原则,即针对那些存在明显的身体缺陷和性格缺陷的考生说“不”,排除“最不适宜者”,从而大体保证了生源的“师范性”人才潜质,为转化与生成“师范性”素质提供前提基础。

二、课程计划体现“师范性”的培养目标

中师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也有少数重点中师试行过四年学制),相当于中等教育的高中阶段,但与高中的培养目标却有较大区别,在课程结构上也表现较大不同,其中有一条内在的主线就是围绕“师范性”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建构。

中等师范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等。三年教学总时数为3131,其中教育学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心理学课时数为68,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2.17%;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时数为62,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1.98%;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5]。体育、音乐、美术均开课三年,每周不少于2课时,其教学法不单独开设,涵盖于这几门课程教学之中。此外,安排有专门的教育实习。

由上可知,整个课程计划中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占总课时的19%以上,加上教育实习,折算后比例达到27%以上。从课程计划中反映出来的“师范性”色彩是非常浓厚的,这是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因为中师教育是不分专业、综合培养、全科发展,尽管在学术性、知识的深度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教育专业性较强,“师范性”课程开设较充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开设时限都是一年。而且,中师文化基础课、教育专业课的教学在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时,都坚持面向小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为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合格的师资作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师范性”是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中师教育在这方面也是体现得较为充分的。

三、活动设计凸显“师范性”的能力素质

中师教育的周课时大约为31节,每天平均为5节~6节,比起繁忙紧张的高中阶段来说,压力相对要轻。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实现中师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师生的技能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中师教育的活动设计无不以此为导向。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三字一话,样样在行,是中师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也成为中师生活动的基本样态。因此,普通话训练、三笔字练习、乐曲弹唱,成为师范生每天的必修课程,一入学就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通过各种考核与竞赛活动,如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不同层面交错进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语言素质、艺术素质是对师范生的基本要求,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是师范生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师教育从课程教学到课外活动的设计较好地保证了这一素质的达成与实现。可以说,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是中师学校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催生了诸多的普通话标兵,同时也大大促进中师生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升;各类形式的唱歌比赛与舞蹈比赛,宣示了学生激昂的青春,也孕育了中师生的艺术才情,塑造了他们作为小学教师的必备的艺术素养;“三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墙报与黑板报的评优等,这些无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培育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实践教学形塑“师范性”的育人品格

中师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意加强与小学的联系,架设理论与实践之桥梁。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聘请当地有名的小学教育专家、教师来学校讲授有关教学法课程或其他课程,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阻隔,增进对小学教育实际的认识;二是安排师范生去小学任校外辅导员,以此熟悉小学教育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通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来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6]。这一切凸显较强的实践价值取向,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

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包括平时的见习观摩、初步实习和毕业实习[7]。见习观摩由师范学校与实习学校共同商定,时间较为灵活,有不同层次的见习目标要求;三年制中师教育实习共8周,分两次进行,一次安排在第4学期,为期2周,一次安排在第6学期,为期6周。第一次实习是初步实习,目的在于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环境,了解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次实习是毕业实习,目的在于深化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技巧,培养必要的职业精神等。

一般说来,中师学校都有一所或以上的附属小学,这是它们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基本纽带,同时还赖此开展教学研究与实验。正是中师教育重视与小学的沟通合作,把中师生更多地推向小学教育的第一场景,感受小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体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中师生的专业成长。

五、校园文化弥散“师范性”的人文氤氲

中师教育是不分学科与专业的,皆以“综合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全科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所以,学校文化表现为丰富的“师范性”校园文化。具体说,“中师校园里到处醒目地挂着‘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的横幅标语,宣传橱窗及走廊里则贴满了教育格言、警句以及教育家的各式肖像;教室里书声琅琅,艺术楼歌舞飞扬,排练厅灵动多姿,书画室色泽绚烂”[8]。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学生练习普通话的专注、描摹“三笔字”的执着、弹奏乐器的奔放、高歌一曲的洒脱……这一幅幅图画构成了中师校园整体的文化镜像,再抽离、上升为中师校园文化精神,那就是一种“师范性”气质。

中师教育尽管已渐行渐远,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特色是突出而鲜明的,这是中师教育的成功与魅力之处。正确认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挖掘其传统价值与文化遗产,对于现今教师培养是有启示作用的,这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历史态度。当然,如何继承中师教育文化传统,创新当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则需另文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2】李益众.高师毕业生为什么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5-21(2).

【3】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4】白中军.论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性”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3-9.

【5】参见:邱学华.师范生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建平,胡重光.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7】黄永言.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8】王建平,胡重光.中师转型中的价值传承与实践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6):70-72.

上一篇:NI Multisim 11.0中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下一篇:郁娟萍:我是书店沙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