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导入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05 10:50:48

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导入策略探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精心设计的导入应该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欣赏、赞叹”之后,不知不觉进入教学环节。高中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成功的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以兴奋的状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导入;策略;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源于合理的课堂结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和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课前导入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和关切地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理解的桥梁,给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只要教师深入研究,就能设计出精妙的导语,最终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需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课堂导入想要高效,在导入阶段教师就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高中生,他们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探索欲望强烈,同时他们还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如在讲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时,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样的几幅图片:神舟十号飞天、“航母style”、中国好声音、海底鲸鱼漫游等。这些图片与即将教学的内容有关,而且其中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学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相反还会很感兴趣。此时询问“同学们,你们想要将这些奇妙的图片插入到自己的word文档中吗?”,在学生响应之后,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在学完新建文档、字体设置、文本框创建等新知识后的练习课中,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利用已学知识,自己完成一篇图文混排文档的创建,并以此评分、奖励。于是在这样一个明确目标的激励下,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地调动,能够感觉到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要完成任务。这对于学生头脑中以往知识的巩固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第二,高效的课堂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中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探索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良好的课堂导入必须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让学生产生出想学习这些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心理惰性因素,如果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很低。因此,导入所包含的内容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第三,课堂使用素材活泼健康向上是老师的课堂责任。

(1)用各种时事新闻设计导入

现在的高中生喜欢利用网络聊QQ、写微博、喜欢上网,但是他们上网基本不是去找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因而对于各种时事知道得很少。而时事新闻,都是最新发生的事,并能够帮助他们对当前的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如在学习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时,正是党的十召开之际,学生不仅从Internet上获取了党的十精神,还观看了党的十开幕视频片段。这样用当前时事热点为内容去设计导入,不仅仅能够迎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见识,扩展眼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利用身边发生的故事设计导入

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利用身边发生的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及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然后将教学的知识点整合进去。如我校2014级毕业生刘丰同学,正是高考复习紧张阶段,为一位素不相识的4岁白血病患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引起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以“最美中学生”为主题的电子版报比赛,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同学人团结协作,有的制作)PPT幻灯片,有的制作WORD文档,有的以画图工具生动形象地描绘着一幅幅图片,然后加以整合。从一件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刘丰学哥的敬佩,同时为自己身为富源一中的一份子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从这堂课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合作意识,也激发了学生对自己校园的热爱之情。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入是一门十分独特的艺术,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构思。教学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哪怕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往往也可以设计出多种导入方法,教师在对导入内容进行构思时,还需要提出自己的授课技巧,使教学导入方案的设计“新”“活”“实”。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努力探讨、挖掘课堂导入的多种呈现方式及其就应用,与学生一起走进高效快乐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杜亚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学园, 2011(20).

[2]梁红飞.信息技术课中导入技巧的运用[J].南方论刊,2013(5).

[3]盛廷明.课堂导入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3(15).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浅析 下一篇: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