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5 10:31:59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双语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通过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在学生、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障碍因素的剖析,探索和创新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优化路径,并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为今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中外合作办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

1.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提高的关键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双语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兴趣度、欢迎程度和课堂参与度并不高,实际能听懂双语课的学生比例较低,双语教学目标和现实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2.现有高校高质量的双语教师人才紧缺,来源单一

双语教师结构严重失衡,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从事双语教学(管理)的任课教师工作经历绝大部分为2~3年左右,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存在矛盾是纪较大的教师专业水平高,但英语水平又欠缺,青年教师英语水平可以,但专业水平亟待提高,上述矛盾也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带来了障碍。

3.在双语教学中如何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双语教材尤其是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材严重缺乏,各高校自编自选教材存在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容易形成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

4.在双语教学教师中英文比例的掌握上存在把“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现象

从教学方式和技巧上分析,在双语教学教师中英文比例的掌握上存在把“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现象,没有搞清楚双语教学的本质。双语教学不是英语所占比例越高越好,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外语基础等因素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绝不能是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不能简单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外语+专业”教学模式。

二、与大学英语教学内涵式深层次整合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内涵式整合的总体思路主要是:以思维方式的转变为起点,系统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赋予双语教学更多的专业内涵,融合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界限;以专业基础课为起点,实施学科式双语教学。

1.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可以开设相关融合专业英语知识的衔接课程

除原有授课计划、课程内容外,在口语、听说、写作和阅读训练中引入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加强英语学习和专业初步融合,使低年级学生加强对双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个阶段以英语基础学习为主。

2.按教学计划正式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展专业英语授课

由双语教师讲授完全专业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侧重对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讲授和学习。然后逐步过渡到教授专业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训练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章阅读和专业英语写作的能力。这个阶段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专业和英语双管齐下。

3.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

此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英语和专业词汇、术语的基础,在找个基础上再由双语教师讲授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和吸收、消化能力就大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应该更加明显。三个阶段中,其中第一步是打基础、激发兴趣;第二步是关键,因为大学低年级是形成实用性英语学习观念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黄金时期。

三、对策和建议

1.更新教师教学思想和观念,形成教师共同体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具体来说双语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必须实行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另外一方面,加强教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形成教师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教师们分享他们在教学和课程开发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在这样一种学习型的团体里面,教师们在交流中学习,共同进步,就双语教学的一些认识达成共识,并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注重双语学习过程的支持

双语型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但是由于学习者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适应程度,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不断学习和反思。这要求双语教师掌握必要的网络教育技术,学会网络教学的组织策划与方法指导。

3.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

首先,学校、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到行动中,给予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才能使双语教学真正出效果,而且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考核和监督。其次,要开展多重形式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不能只靠在职培训一种途径。如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外派培训、校本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相结合,时间上可以采取长、短期培训相结合,还可以采取教师进修和学历提高培训等。

4.双语课程的整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和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认识

根据国外双语教学经验,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沉浸式、过渡式和维持母语教学方法三种。如维持母语教学方法就适合第一阶段为主和第二阶段为辅,即适合于学生汉语水平处于低层次的教学活动。双语过渡式教学模式则适合学生汉语水平处于中等层次的教学活动,而沉浸式适合于教师和学生汉语水平都比较高的教学活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不能完全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课程设置、开设时间等多种影响因素,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曹东云.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ISD视野\[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5\]程勤风.高校双语教学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6\]王昕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上一篇:马艺鑫:一只电影的候鸟 下一篇: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