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5 06:37:33

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出现抑郁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68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4例。A组患者在产前和产后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产前和产后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B组产妇在产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产妇;该组患者在产后的第一星期和第四星期的SAS、SDS、HAMA评分变化幅度明显大于A组产妇。结论:对产妇在围产期内实施必要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生产前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防止其在产后出现产后抑郁症。

关键词:产妇; 社区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4-01

产后抑郁症通常指的是在产妇产后的6个星期内出现的一种心理疾患,该症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悲观、抑郁、表情沮丧,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不仅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会对婴幼儿的发育及产妇家庭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出现抑郁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帮助社区医疗机构对产妇社区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便社区医疗机构对产妇在围产期进行更加周到的护理干预,使产妇能够远离产后抑郁症的威胁。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抽取我社区的68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有22位初产妇和12位经产妇;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41岁,年龄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29.4岁;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有23位初产妇和11位经产妇;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43岁,年龄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28.7岁。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方法:将68例研究对象资料进一步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4例。A组患者在产前和产后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产前和产后均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在产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情况、产后第一个星期和第四个星期的SAS、SDS、HAMA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

2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产妇在产后出现产后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产妇,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社区医疗机构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包括:由专人负责每周对临产孕妇进行一次产前健康知识方面的培训, 并根据不同孕妇的实际情况,按照计划将妊娠及分娩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系统详细的宣教,请孕妇及其家属积极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对临产孕妇的产前身体状况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检查,对于一些可疑或者已经存在抑郁情绪孕妇应针对其出现不良情绪的主要诱因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护理,保证孕妇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在产前能够及时彻底的排除[2]。在产妇出院后每3~4个星期对其进行一次针对性的家庭访视护理,为产妇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对每位产妇最需要、最想获得的支持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方面的培养,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对婴儿的具体发育状况进行了解, 使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 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加强, 对于一些存在不良个性的产妇应对其给予特殊的指导, 减少或避免对其进行精神刺激[3]。在进行访视的过程中要多与产妇进行交流, 对产妇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尽量给予正确耐心的回答, 为产妇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产妇的丈夫、公婆、父母等有关家庭成员进行针对想的心理卫生宣教, 使之能够处理好与产妇之间的关系, 为产妇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4]。

上一篇:血凝酶、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 下一篇:2缺乏疾病'> 儿童常见的维生素B2缺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