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时间:2022-09-05 05:49:19

刍议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摘 要:以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机电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 社会需求 人才规格

目前很多职中生在企业中不能很快上手,这说明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时,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与现代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及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机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都在不断寻求先进的机器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且要求产品更可靠、更合理、更安全。故提高设备的自动化、专业化功能对各类技术人员来说,已成为新课题和新要求。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机械的柔性化和智能化,是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机电应用技术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我国机电应用技术发展很快,掌握机电应用技术的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量很大。

二、机电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子电气已变得密不可分,尤其是电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各领域的渗透,机械设计、制造有了全新的理念,懂得电的如果不懂机械或者说懂得机械的不懂电将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施、各种自动化生产线都需要既懂得电又懂得机械的专业人才去使用和维护。21世纪是电子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电脑密不可分,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机械制造的各个方面。根据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用工市场中的信息可知,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十分吃香,其工资待遇甚至超过了大专生、本科生,特别是对懂得PLC、变频技术、数控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应该属于一个较发达的地区,有众多先进的制造设备的企业,每一个单位都需要有机电应用技术维护和修理的专业人员。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量的为先进的机电设备的投入已经成为事实,而具有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操作、调试、维修、管理及新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等技术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正是这些企业所急需的。

1.各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根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了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再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此外,还包括了实习经验、吃苦耐劳精神及学生干部经历等等。

2.对本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

中职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的青睐,毕业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这是因为其适应的工作岗位比较广,包括维修电工、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加工装配及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产品质量检查等。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和构成

1.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是将目标具体化为毕业生人才质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既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类型,也包含着特定专业的自身特性。根据中职机电专业自身的特性和市场的要求,其人才培养规格应作如下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构建人才培养规格时,中职学校就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为前提。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处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初级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

人才培养规格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使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下面,笔者在对了解了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中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构成中职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几个要素:

(1)知识要素

知识要素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性知识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和相关性知识是中职毕业生必备的基本知识;而专业知识又包括了学习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一般性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对于中职类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不仅能满足目前担当一线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专业知识是毕业生胜任该岗位所必需的。因此,在知识结构中,专业知识是主体,而基础知识及相关性知识为辅助。

(2)能力要素

能力要素是人才规格的关键,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能力要素包含了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部分内容。其中,专业能力是衡量一个中职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核心要素,是指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了学生所学本专业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包括了在不同岗位、不同需求时对专业能力的分析上。其次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关键能力的培养中,再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学生都无法在在校短短的几年时间中把所有以后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都掌握好,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再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所在。因此,在能力的结构中,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都十分的重要,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额外的注意。

(3)素质要素

素质要素处于人才规格的核心位置。素质是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到人的内部而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外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内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这几种素质中,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前提,思想品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关键。这几种素质共同构成了一名合格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知识、能力、素质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中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反映了中职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本质与特征。

参考文献

[1]凌荣安.中专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差与纠正[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4).

[2]王文燕.08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方案.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历史课堂教学的读默讲练结合模式 下一篇:在人物的对比中解读《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