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

时间:2022-09-05 05:23:15

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

摘 要 在教师专业化影响下,传统的特殊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的质量与水平。从国际化发展趋势看,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正在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探索特殊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教育是实现转型的着力点。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在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过程中,正在加快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 特教教师 职前职后 教育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32

Integration of Pre-service and After-service of He'nan

Province Special Teachers' Education

GUO Aige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special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drawback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and training in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end,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s to "Teacher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from "Teacher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lifel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before and after the entry-level integration is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cu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Henan province in implementing the "Special Education Enhancement Programme (2014-2016)"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e-service after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pecial teachers; pre-service and after-service; education integration

1 专业化背景下的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

特殊教师教育是指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随班就读教师,即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与培训,包括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及职后培训三个阶段。①在教师专业化的影响下,传统的特殊师范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渐渐显露,其局限性和滞后性严重阻碍了特殊师范院校办学活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培养的师资难以迅速适应现代社会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亦不能完全满足对特教新教师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有活力的特殊教师教育体系。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育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探索特殊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教育是实现转型的着力点。河南省是残疾人口大省,有132所特殊学校,在校的残疾儿童达1.67万人,②特殊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任务繁重,怎样提高特殊教师教育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是当前河南省特殊师资培育所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2 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概况

2.1 河南省特殊教师职前培养

河南省特殊教师的培养起步于1986年,由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教委文[1986]199号)成立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现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与河南省郑州师范学校是两个学校,一套领导班子。1987年开始招收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师生,2000年招收五年制一贯制专科生,2005年招收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生,2012年招收高中起点的本科生,2014年与河南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历时28载,在办学层次上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水平的完整培养层次。是河南省师范类院校中唯一一个从事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为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师资的重任,成为支撑河南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较早从事高等特殊教育普通本科院校。

2.2 河南省特殊教师入职教育

河南省目前没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入职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由于河南省特殊教师任用制度的不规范,一些根本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师范毕业生也会入职特殊学校成为特殊教师。这些新进特殊教师入职后,在一年的实习期内,仅仅接受一些与普通教师入职培训相似的培训,全省特殊教师的入职培训是缺失的,严重忽视了特殊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性。

2.3 河南省特殊教师职后培训

河南省特殊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是由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部分培训工作由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和一些特殊教育机构承担实施,尚未设立河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由于省内各地区特教资源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持力度不同,对特教培训重视程度悬殊,历年特殊教师职后培训效果不一致。但是,普遍存在着特殊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特殊教师的专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衔接不紧密,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培多训少,无法有效地帮助特殊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面对的实际问题。培训规模偏小,2012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有0.32万专任教师,接受过特教培训的仅占53.57%。③

3 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发展探索

3.1 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河南省特殊师资培养在近几年经历了由中等师范学校向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本科学院的升格过程,培养规模、专业方向亦在逐年递增,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但存在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特殊教师的培养是以“知识型”为主流,忽视了能力的培养。④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有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必修课比重大、选修课比重小,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的问题,培养出来的特殊教师表现为理论功底较厚,但知识结构不完整,实践能力不足,基本功不够扎实,难以尽快适应特殊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等。⑤

在资源教师、学前特殊教师、全纳教师的培养上,应整合特殊教育资源优势,建构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针对0~3岁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学前特殊教育机构、融合幼儿园培养专业人才;并在各师范专业为普通师范生开设特殊教育的选修课,使中小学师资能够具有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设特殊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和特殊教育学博士培养点,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包括学术型特殊教育硕士和专业型特殊教育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同时,要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和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丰富临床经验。

3.2 改变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脱节、中断现象,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使两者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河南省内的特殊教师在职培训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有培训活动,并由当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但是由于这两类学校均缺少特教专业方面的师资,办学水平亦低于特殊教师职前培养的高校,导致特殊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出现“充电”能力不足、甚至是遭遇“断电”的尴尬。⑥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面对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毕业生再到相对水平较低的机构接受再教育的水平倒挂现象,⑦省教育厅给予高度重视,遵循特殊教师成长的规律,将特殊教师教育纳入了高等教育体系内,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通过组织“国培”、“省培”项目,每年安排省内几百位特殊教师到本科高校参加听障、视障、智障班的继续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培训、网上研修、专家引领、科研助力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特殊教师职后培训的质量。

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颁布,河南省特殊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工作正在深度推进,通过搭建U-S合作平台,提升特殊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和研究性,积极推动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ZD-045);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JSJYYB-132)

注释

① 王雁等著.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8.

②③河南省教育厅编.2012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内部资料)[M].2013.4:3.

④ 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34.

⑤ 夏峰等.中国特殊教育新进展(2000-201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48.

⑥ 郭爱鸽.论特教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J].商业2.0,2014(7):132.

⑦ 王志扬,杨海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50-51.

上一篇:理解的教学意义及其评价 下一篇:浅谈幼儿早期交往“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