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两代人的育儿分歧

时间:2022-09-05 05:21:24

如何化解两代人的育儿分歧

编者按: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0~3岁婴幼儿中有80%处于散居状态,祖辈家长参与0~3岁婴幼儿抚养,即隔代教养的共占84.6%。两代人共同育儿已是我国大多数家庭的育儿现状。因此,由祖辈育儿而带来的育儿分歧和两代人关系紧张正渐渐凸显,从本期开始,“祖辈育儿”将陆续与读者分享专家、父母及祖辈是怎么看,又是怎么做的。

两代人的育儿分歧在各个家庭或多或少存在,一切在于是否沟通好。都是为孩子好,如果沟通得当,育儿冲突完全可以避免。沟通最重要是坦诚相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心平气和,不能互相指责。此外,沟通还要经常进行。年轻父母尤其要避免轻率抱怨父母,带孙不容易,没功劳有苦劳,要是实在不放心,还可以提前进行“岗前培训”。否则就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奶奶对孙子说,“你妈整天忙着赚钱,哪顾得上你?!还是奶奶疼你哦!”――制造亲子隔阂

×为笼络孩子,无心或有意之间伤害年轻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逐渐造成亲子隔阂,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

问题2:“别说他了,他很好了。你小时候比他差远了!”――当面袒护、战线不统一

×当面袒护孩子,与孩子父母战线不统一,在纵容孩子继续犯错的同时,降低了父母的威信,增加了父母管教孩子的难度。

优势互补化解两代人育儿分歧

带孙辈虽有含饴弄孙之乐,但更多是辛劳。如果仅此也就罢了,我们可敬的老人一向舍得为子女奉献一切,不过,最怕是一边掏肝掏肺劳心费力,一边却是被子女抱怨宠坏了孩子,或观念落伍方法不对,结果经常跟子女发生矛盾,一肚子气没处发,怄气更伤心,甩手不干又不忍心。事实上这种因两代人育儿分歧产生的矛盾在大部分家庭存在,或浅或深而已。这种矛盾不设法化解,不但伤害亲人间感情,导致家庭不和,而且令孩子无所适从,影响孩子的成长。

两代人产生育儿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各自在生活习惯、教育观念、经验阅历以及角色方面存在差异,又不能充分看到对方的长处,总认为自己的是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重要的是看到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做到优势互补。

老一辈的优势和短板

老一辈的优势很明显,他们大都带大过几个孩子,从头到尾经历了整个喂养、教育过程,比较了解孩子的心理,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可能陈旧,可能有不科学、不可取之处,但大部分是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有人说,做父母如同游泳,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老一辈即便是完全没有文化的人,只要脑子不笨,在长期的育儿过程中也一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心得,是年轻父母短时间内无法拥有的。因此,年轻父母要学会尊重老人,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那种认为老人的所有说法做法都过时落伍不科学,而把育儿书当圣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老一辈的另外一个优势是由于没有工作压力,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沉稳、宽容以及“隔代亲”心理的存在,也会给孩子带来温暖、安全、慈爱的感觉。

当然老人身上也可能存在一些短板,那就是经验反被经验害。正因为经历过育儿或多次育儿,非常相信自己的经验,所以老人大都不会像年轻父母那样如饥似渴地去收集育儿资讯,阅读育儿书刊。更由于总体存在的文化基础差、理解力低、精力有限等原因,他们对新的育儿理念缺乏了解、不易接受,在观念和方法上不够科学、先进。

年轻父母的优势和短板

年轻父母的优势是大多文化素质高,理解力强,善于学习,更懂得和更习惯透过专业的育儿书刊、网络来了解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育儿理念,也比老人更清楚未来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因此采取的做法往往比较科学。加上格外重视独生子女的培养,往往比老人更严格,更理性。

短板则是缺乏经验,心情紧张,过分迷信书本和网络,依葫芦画瓢,不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必须施以个性化的照顾和教育;有时候功利心太重,过分望子成龙,给小孩太大的压力,反而令到孩子身心不健康。

专家的话:

致老人:在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的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观念新知识,儿女买回的育儿书有空要翻翻;理解子女初次育儿的紧张心情,理解他们在育儿问题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卫生观念尤其注意与子女看齐;如果观点和方法与子女不同,尽量先沟通,大家畅谈,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

致年轻父母:以感恩之心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面对父母;相信父母的大部分经验都是有用的;想让父母跟自己的育儿分歧更小,就设法挑选一些老人读起来也不费力的育儿书放在显眼位置,让老人也看到,或直接向他们推荐这些书。如有必要,还可介绍书或文章的作者,是某知名教授、专家等等,以加强权威性,这比自己说要有用的多;此外,在说服父母时也要讲究方法,适当引用别人的经验,而不是过分直接地说自己认为该怎样怎样。

上一篇:宝贝,爸爸帮你洗刷刷 下一篇:外公发现的练巧手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