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现场演奏心理的训练与培养探讨

时间:2022-09-05 03:42:34

钢琴现场演奏心理的训练与培养探讨

摘 要 钢琴由于音色丰富、表现力强等特点备受现代音乐会的推崇,它也被誉为现代乐器的乐器之王。钢琴美妙的音乐效果需要通过演奏者的演奏和舞台实践来完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除了平日里的基本训练之外,还要对舞台上所演奏的曲目做充分的准备,把握曲子的要点,熟悉曲子的内容。只要演奏者具备了很强的心理素质,现场的演奏环境也不错,钢琴的音响效果也很高,人琴合一,演奏者在现场挥洒自如的进行演奏也是理所当然。

关键词 钢琴;现场演奏;心理训练;心理培养

在平常的钢琴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某些学生的钢琴演奏情况不趋于稳定。在平常的钢琴技术训练中能弹出非常高的水平,表现的也相当平稳,但是一到现场表演,一些学生的钢琴技术就完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有的学生甚至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而使演奏进行不下去。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学生的钢琴技术不到位之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问题上。本文从钢琴教学的经验出发,探讨怎样帮助学生稳定钢琴演奏的不良情绪,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钢琴现场演奏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钢琴现场演奏也是演奏者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始终贯穿着演奏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以及丰富的情感、果断的思维等内在的综合心理活动,演奏者不但要协调好演奏钢琴的技巧,还要协调好技巧以外的诸多心理因素的关系。一些学生在现场进行演奏时,往往会出现分心的状况,由自己的钢琴分数想到未来的工作,由自己平常的表现想到现在该如何表现等,这些杂念的干扰必然会使学生出现演奏钢琴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钢琴演奏的水平低。同时,在一些钢琴演奏者身上出现的那种过分的松弛、闲适或激动、亢奋的表现,也是演奏者心理紧张的另一种反映形式。

二、心理问题根源

1.缺乏应有的自信

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型的钢琴考试或演奏现场进行演奏之前,往往担心自己的演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犹豫不决、怀疑自我,这时就会失去自信。一次不自信的现场演奏就可能导致演奏者心理的不正常状态,如果经常出现这种不自信的演奏,对演奏者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2.音乐思维的失控

所谓音乐思维的失控就是指钢琴演奏者在现场演奏时,由于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导致了大脑一片空白,音乐细胞处于失去控制的状态,不知道怎么去演奏,导致演奏中断。音乐思维的失控往往会使演奏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这些都是心理过分恐惧引起的。这种高度的紧张会使钢琴演奏者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打乱了演奏的思路,造成钢琴演奏的失误。

3.舞台经验的缺乏

通常情况下,一个有丰富舞台经验的钢琴演奏者往往能够自主的掌控临场演奏时的心理状态,很快的调节现场发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而一些缺乏舞台经验的演奏者,尽管在平常弹奏的很好,自身条件也不错,一旦到大课室考试或现场公开比赛时就不行,演奏者的心情也就会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这是缺乏舞台经验的表现。

三、钢琴现场演奏心理的训练与培养探讨

1.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自信

钢琴现场演奏中的紧张心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主要还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这将很大程度干扰演奏者的技术发挥与临场表现。因此,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奏者要学会适度放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明确目的,树立一个自信心。演奏者只有树立起自信,充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自暴自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钢琴演奏上面,就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如果演奏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专注于演奏时,他的演奏效果就会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最终达到美感与技巧的统一。同时,演奏者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树立自信的基础上,适当的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练习,演奏前的实践锻炼和完善的自我分析同样是演奏成功的基础。

2.合理依靠潜意识,减轻压力

如果演奏者在现场演奏之前出现了心理紧张现象,可以用几次均匀的深呼吸来减轻这种心理紧张感,以使心理放松下来;在演奏者进行现场演奏时要不断的对自己暗示,如“我能行”“他们不过如此”“要镇静”等,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增强钢琴演奏的信心。同时,演奏者还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来摒弃自身消极的态度。有时候,感情的转移也是让演奏者避免紧张的一种良好的办法,通常情况下,人在同一个时刻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感情,要么镇定要么紧张,要么忧郁要么自信,因此,一个钢琴演奏者如果能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保持镇定和勇敢,合理的依靠自身的潜在意识去激发自己,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自身的害怕和恐惧,减轻由于紧张带来的压力。

3.注重演奏欲望和环境的培养,实现自我调节

演奏者在进行现场演奏之前,要注意自己精神上和身体上两方面是否都已经准备好,要适当的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发演奏的欲望并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培养。对于演奏者环境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平时的钢琴训练,对钢琴演奏技巧的熟悉,能习惯在反复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得到锻炼。凡是那些优秀的钢琴表演艺术家们都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自身心理的障碍,充分实现自我调节。钢琴演奏者会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对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充满信心。

四、结语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者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钢琴演奏者必须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各种不同情况的心理障碍,积极大胆的参与到各类钢琴观摩、演出和实践中去,增加钢琴现场演奏的机会,在实践中体会钢琴演奏的过程和钢琴演奏心得,并不断的进行总结和交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和比较自我感受来调整心理,以便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正确评价,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要知道,只有钢琴演奏者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钢琴演奏才能达到自然而舒畅的效果,演奏的情感才能有更好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吴旭东.艺术教育中关于钢琴演奏心理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王晓璇.引导学生调整钢琴演奏心理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0).

上一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多元评价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