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明天·雕塑未来

时间:2022-09-05 03:15:50

雕塑明天·雕塑未来

今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对“雕塑”的定义已变得愈发的艰难。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以有前现代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的因子,而在形态上既可以是装置,也可以说是建筑,还可以接纳影像或Vldeo艺术的手法,很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比较起来,总体上呈现出“去雕塑化”的特征。既有的边界、既有的范式不断地被突破,被解构,而新的标准、新的可能性也随之产生。

当然,对于当下年轻的―代雕塑家来说,身处在微博、微信的时代,置身于图像与景观所营建的外部世界,尤其在―个由3D打印开启的时代语境下,他们感知外部现实的方式,对不同媒介的使用,以及自身的创作观念都将愈加地丰富,也将更为个人化、多样化。

就第三届“明天”雕塑奖而言,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其中最首要的一点,是普遍反映出“形式上的自觉”,参展的大部分雕塑家善于挖掘材料自身的表现力,作品有较强的制作感。在形式表达方面,大致又划分为两种倾向:―种是“有意味的形式”,即重视自身的造型与风格化的特征,强调作品的结构与空间所形成的张力关系;另―种是“观念化的形式”。所谓“观念化的形式”就是雕塑家在作品形式表达的过程中重新予以观念化,如对形式表达的日常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强调,或者改变既有的物质或材料的形状,以解构的方式完成作品形式的重构。

其次,作品中大量地使用“现成品”,重视挖掘媒介自身的表现力。第三点,重视培养创作作品时的方法意识,不管成熟与否,方法论的自觉是十分重要的。第四点,普遍追求观念化的表达,但部分作品明显受到了西方观念艺术的影响。第五点,追求作品的实验性,在媒介与形态层面,寻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用“泛雕塑”去描绘似乎更为准确。

不过,在三百多位申请者的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作品只有语言,但没有个性;只有形式,但没有内涵;只有观念,但没有问题意识。

再有,我们发现很少有人能在学院雕塑,或具象雕塑方面推陈出新,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多少会让我们对既有的雕塑教学予以反思。当然更重要的是,面对今天中国社会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现实,如何能让作品有强烈的“在场”感,有鲜明的个性,并赋予其人文意识,对于绝大部分年轻的雕塑家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一切表达时间的词语中,“明天”――总是代表着某种未知的可能和改变,尤其是在今天莫测的现实境遇面前,这样的词汇总是和艺术一样,令人怀揣希望。

而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三届“明天”雕塑奖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行进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去言说某种价值判断,而是能生成更多的可能性。它的意义也正在于,通过这一平台,让我们敬畏时间,期待未来。

上一篇:国贷危机的时代到来了吗? 下一篇:小学大班习作教学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