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05 03:00:53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科学,医学领域中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更需要医学人文对其进行指引。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在教育理念、授课内容、课程安排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力图探求一种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关键词:医学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医学从来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其初衷在于为人类服务,保障并促进人类生命健康。其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支撑着医学体系,决定了医学的根本特性,并不断推动着医学向前发展。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关爱每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其人格尊严,关注其医疗权利、健康利益、满足其人生需求,抵制科学和商业的贪婪,让医学与人性紧密结合,真正成为实施“仁术”,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合格医务工作者。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逐渐脱离了人文精神,日益偏重于“技术至上”,医学院校的教育方向也越来越趋向追求纯粹的技术以及知识的提升,致使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因此,重新审视医学本源,培养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建立正确的医疗服务观念势在必行。

1、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脱节

目前,医学院校的教育受到长久以来所谓“知识本位”这一观念的影响,使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无法保证人文课程同医学课程的紧密结合,无法体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和实效性。例如,在教学内容上照本宣科,仅仅传授一些陈旧的、彼此孤立的学科知识,与医学实践活动严重脱节。或者在教育理念上不断肯定和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却在教育实践中淡化乃至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往往出现人文素质先天不足,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缺乏仁爱之心,没有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在问诊过程中缺乏对病人所处社会环境的了解,语言生硬,态度冷淡;对社会及业内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眼界狭窄,知识结构落后,缺乏自学能力和创造性,综合素质过低等。

1.2教材及师资的匮乏和混乱

1.2.1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始终显得匮乏而且较为混乱,部分院校使用的是非医学专业适用的文科教材,部分院校则仅仅简单地将相关文科教材压缩精简,忽视其逻辑性和周密性。造成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

1.2.2 欲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且人数不足。据统计,目前医学人文学科教师多来自两种渠道:大部分由法学、文学、史学或哲学教师组成,尽管他们有着过硬的文、史、哲理论功底,然而他们不懂得医学;另一部分是医学专业的教师,然而相比之下文、史、哲理论功底薄弱。统计数据表明,医学人文学科中,51%的学科缺少师资,30%的学科由兼职教师授课,有专职教师负责的学科仅占53%[2]。尤其缺少高素质的通才和复合型人才,无法贯通医学史、医学社会学以及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无论从知识结构、学术研究、学历层次、学术传承方面都无法胜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3]

1.3授课方式陈旧落后,课程安排不当

1.3.1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学院校中人文教育大班授课占58.5%,小班授课占23.6%,而能够组织小组讨论的仅有0.5%,做到运用电化教学的不到半数。此外,授课方式较为死板,尤其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中,多采用讲授制,单纯进行理论灌输,缺乏启发式、互动式、分组讨论式等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缺乏兴趣,无法从中获益。

1.3.2在课程安排方面,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科目中,主干课程为政治类,占据全部人文课程的86.21%。其次为医学社科类,经济类、艺术类、社会学类、历史类、文学类课程比例较低,甚至部分院校完全没有开设。就课程总体而言,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占总课时仅为8.85%[4]。此外,课程安排不具连续性,大多数人文课程仅仅在1-2年级中开设,3-4年级已经极少开设,5年级则基本上不开设任何人文类课程,致使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后天失调”。

2、解决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

确保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够顺利进行,一套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首要的基本条件。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已经陆续开设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自然辩证法、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科目,经多数学者论证,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等几类科目应作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设。虽然部分科目的发展势头较好,但学科之间始终彼此独立,无法形成课程体系所必须的有机联系,未形成医学人文学科发展中的内在规律。因此,打破上述人文学科间的壁垒,消除学科垄断,使医学人文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建立起完整而互通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实现系统教育的教学目的。

2.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综合素质

医学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个概念,人文知识并不等同于人文素质,必须要将人文知识升华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这是搞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绝不能局限于单纯历史事件背诵、文学名著的阅读或者音乐美术作品的欣赏这些人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广泛涉猎心理、文学、伦理、艺术、哲学、法律、历史、社会等多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指导学生从中领悟和形成属于自身的严谨的科研态度、较高的文化修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通过人文课程的熏陶,形成对人及人类的深刻认知,确立稳定的、终身受用的人生态度和完善人格,以及作为医生应体现出的善良睿智、敬畏生命、自尊自爱、不断探索,尊重他人价值及权利的观念,至此,方可称之为“人文精神”。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现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将从人文素质、科研精神、道德水准等多方面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不仅仅是人文社科、文学艺术、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而是各类学科在医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死亡和生存的含义,对医学实践活动起到指引和制约的作用。因此,人文学科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深入钻研,能够将各学科融会贯通。此外,医学院校应端正对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态度,适时举办培训和学术研讨,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进修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现有师资的素质;积极招贤纳士,引进优质师资,才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必修的课程,而是顺应时展、切合医学本质,适应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必要手段。在医学院校大力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建立起正确的医学价值观、道德观、医患观、疾病观,保障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孙晓生,李雁.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发展思路[J].医学与社会,2009(4):72.

[4]刘继同.中国医学人文内涵结构与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J].医学与社会,2010,(7):341-342.

上一篇:浅谈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及优化策略 下一篇:新时期影响高职院校纸质期刊采访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