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某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05 02:35:34

浅析某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摘要: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必须注重各类施工技术措施的合理选用,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某工程的深基坑支护为例,阐述了基坑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要点控制,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基坑支护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在建筑项目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影响高层建筑使用的性能。它不仅可以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对周围施工的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就必须有效的处理好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才能保持高层建筑性能达到最大发挥,以满足现场施工作业的实际需求和保证房建工程的质量安全。

一、工程概况

湖南某高层建筑,地下室3层,地上30层,总建筑面积75000。本工程东西长约84m,南北长约58m。基坑开挖深度为14.8m。该工程场地条件相当紧张,四周都是道路。基坑边线距北侧大道中心14m,相邻为5层小区;距东侧17.5m,相邻为30层高层住宅小区;距南侧15m,相邻为5~7层小区;距西侧15m,相邻为5层小区。各道路均有密布的各种管线通过。

根据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场地静止水位在大沽标高2.20~2.90m。场区浅层地下水分为潜水(埋深15.Om 以上) 和微承压水(埋深18.0~22.0m),年最低水位在4―6月份,年最高水位在8-9月份。勘察埋深30m的土层分布为:①素填土、②1粘土、②2粉土③1粉质粘土③2粉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⑤1粉砂、⑤2粉土⑤3粉质粘士⑥粉土⑦粉质粘土。

二、本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流程

2.1 基坑支护

由于周边建筑密集,无法采用施工相对方便的预应力土层锚杆,本工程采用柱列式排桩与混凝土桁架混凝土内支撑挡土,双排搅拌桩止水。挡土排桩为桩径800―900mm的钻孔灌注桩,排桩设置桩顶环梁和腰梁各1道。由于基坑较深较长,初步设计为2层钢筋混凝土水平桁架式对撑,后考虑挖土等施工开展将更为困难,修正为基坑中部的第2层对撑取消,仅基坑四角保留2层桁架角撑。图1为支撑、后浇带位置及部分测点布置示图。

图1 支撑和部分测点与后浇带布置示意图

2.2基坑降排水、防渗施工技术

(1)降水措施。目前,国内的深基坑施工中,管井与渗井相结合是最为常用的降水措施,通常在深基坑开挖前20d进行。在深基坑降水过程中,必须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认真的观察、监测,并且在坑外地面设置回灌井,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回灌措施,以确保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

(2)排水堵漏措施。在深基坑钢板桩插打完成后,即可进行抽水开挖。对于施工方案中设有支撑的围堰,应在支撑后抽水,并且仔细检查板桩与导框间木楔是否已经敲紧,以及各节点是否顶紧等,以防止因抽水而出现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在深基坑施工的排水堵漏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抽水速度,如果出现锁口不紧漏水的问题,应在漏缝嵌塞棉絮、木屑、谷糠等,以利于漏缝处的自行堵塞。在深基坑桩脚渗漏时,可以采取在桩脚处填筑土袋、填充水下混凝土等止水方法。由河床透水引起的桩脚渗漏,可以采取水下混凝土封底或向透水层压注水泥砂浆等止水措施。

(3)改善土体的抗渗性能,合理设置防渗帷幕。设置防渗帷幕相当于增加了深基坑地下水的渗流路径,并且减小了水力坡度,使得水头损失较大的区域尽量远离基底,进而改善基坑渗流场的实际分布形态,有效控制渗透破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渗帷幕的设置中,必须对渗透破坏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计算,合理设计埋深,以避免造成工程成本的浪费。

2.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进行方案编制和技术论证,根据论证方案,采取分区分层开挖方式,将基坑合理划分为三个开挖段,以大环粱对撑划分南北两个段,小环梁为一个开挖段;分层开挖,结合基坑水平环梁支护体系,以室外地面至第一道环粱底为第⋯步,以第一道环梁底两侧放坡开挖至第二道环梁底为第二步,以第一道环梁底至基坑底(除环梁部位)为开挖第三步。

在此工程中设计两个钢筋混凝土栈桥,采用从四周均匀对称中心岛式开挖方式。第一步土方开挖至第一道水平环梁底-4.050m。第一道环梁施工且强度满足设计C35后,开挖环梁下方土方至第二道环梁底-8.950rn。第二道环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土方从-4.050至坑底土方一次开挖。

为实现挖土的均衡和运土的循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结构计算及设计复核,在大、小环梁间的对撑中间位置和大、小环梁相切部位进行加固。

第一道支撑梁上部增1425钢筋,第二道支撑梁下部增225钢筋。同时,上下两道支撑粱之间增加四个钢管(530X12)支撑,钢管支撑与两道支撑梁交接处增加加劲勒。两道支撑梁施工完毕,支撑梁周边1000mm范围夯填石硝,铺设2cm厚钢板,车辆可在上方行驶。

经过环梁的车辆必须限载40t范围内。经实施,两个月完成本工程2O万土方开挖工程量,在既定条件下,工期比原计划提前14天。

2.4环梁拆除

换撑做法为在同结构板面标高处做300mm厚素混凝土板带,其他部位素土夯实回填。换撑板带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结构底板、楼板强度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50,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后,再拆除支撑。在拆除环梁时先拆角撑、边梁,再拆除环梁,最后拆除对撑梁。

2.5安全监测

为保证基坑与周围建筑及设施的安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了监控工作,在基坑开挖前一星期开始观测,地下室施工结束回填土夯实后继续观测两星期。

三、房建施工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以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施工技术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一般在挖掘土石方施工前要对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施工场地进行拍照或录像,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与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以及周围或地下设施的情况等。收集后做详细深入分析,经过分析后,要针对特殊地质进行更为严格深入的施工组织,尤其是对于软土层的处理,其开挖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太深或挖掘速度过快,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极易导致土体的大量滑移,既不利于对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又拖延了施工的进展程度,且易造成工程坍塌事故的发生。

(2)深基坑施工殊性项的施工与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事件。对于针对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则更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专业技术准备。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基坑内出现管涌或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出现明显裂缝与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气候出现异常情况,出现罕见的且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等不良气候;相邻施工段之间的影响较严重,如降水、打桩以及土方开挖等施工工序中;地下有障碍物影响了基坑结构或止水帷幕等的施工。在类似的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启动预先准备的应急预案。

结束语

房建施工中对于深基坑的开挖施工难度并不大,但对于其质量与安全并不太容易控制。所以,对基坑及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对房建工程总体施工质量的良好控制。总之,好的施工质量是保证企业荣誉与获取项目良好效益的必然途径,是一切施工项目获益的最终来源。

参考文献

[1]龙亚德.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8.

[2]陈万立.深基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注意支护方式[J].工程与建设,2009,(1)11~13.

[3]李兆鑫.深基坑施工技术之浅见(TU).福建建材,2011年08期.

上一篇:电动吊篮在东莞某公寓外墙防水施工的应用 下一篇:铁路工程项目架子队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