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需求培训机制的构思

时间:2022-09-05 02:35:07

企业战略需求培训机制的构思

一、应用顶层设计方法优化培训工作体系

培训顶层设计的核心是使公司培训体系与整体发展方向充分融合,在传承优势的基础上,开展顶层设计,优化培训体系,保障培训工作质量与效果。

1.搭建提升培训效果的联动机制

培训开发体系的整体优化效果及职能的发挥,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职位管理系统、考核评价系统、职业发展规划系统等其他模块的联动作用,应重点完成好两个对接。一是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培训需求管理对接。在研究培训需求时,不仅要考虑员工当前的培训需求,还要研究员工职业发展中、高级阶段的需求,做到提前筹划、及时培训,符合条件时及时提升职位与薪酬。二是员工绩效评价机制与培训需求管理对接。依据员工绩效评价结果,选择适合培训的弱项,通过培训和考试考核,检验其绩效改进情况,对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与奖励,实现员工考核评价与培训的良性循环。通过形成联动机制,培训激励作用显性化,更好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科学开展培训需求研究工作

能力建设是培训顶层设计的核心,针对以往培训需求研究自下而上“需求提出”的片面性,采取了自上而下的“需求研究”以及对各单位培训需求的科学评估,使培训计划的确定依据更充分、说服力更强。根据发展战略要求,应用动态评价方法,共提炼归纳了公司发展所需核心能力9项、业务板块所需能力47项、岗位序列所需能力50项。其中,国际陆上业务核心能力包括语言、市场拓展、跨文化交流、项目管理等13项能力,同步评价了各项能力需求程度以及培养周期,明确提出了针对职能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服务三大类别的各个岗位序列的不同层级的能力需求结构。例如,技术专家岗位层级的培训需求重点是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技术方向把握能力、团队带动能力、人才培养能力。依据能力需求编制了公司2013年培训计划,增加了国际化运营、岗位间的交流培训、市场商务技能培训等。培训针对性有较大提高,补上了能力需求研究不足这一课。

3.严格按照流程组织实施培训

培训工作涉及的要素较多,必须加强流程管理,才能确保运行顺畅。一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公司层面负责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优秀后备人才培训。所属单位层面负责一般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操作服务类取证培训;地震队层面负责地震队岗前培训、标准化作业培训和季节工培训。二是加强培训对象管理,按照人才成长和能力提升的不同阶段,选择关键培训内容。初级人才(新任及后备)重点是基础概念及基本技能,中级人才(任现职3年)重点是扩展技能及协同能力,高级或资深人才(任现职5年及以上)重点是综合能力和素质建设。三是培训项目组织实施中,对方案制定、方案审核、课堂实施、效果评估反馈等关键环节必须管控到位。培训方案要根据培训目标要求,对照培训标准确定内容、课时、教材、培训方法、考试考核方式等,选择具备资质与专长的培训师。抓好以上重点工作的每个细节,才能保证培训项目的成功。

4.全面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工作

施训能力体现了公司培训资源建设的水平。针对目前培训课程通用性较强、适用于上岗基本要求为主,缺乏面向未来的提升类培训课程,公司根据培训需求结构、课程体系的评价和确认,逐步建立覆盖全公司的“岗位—能力—课程”对照体系,尽快引进和开发适应公司未来发展要求的国际先进管理理论、精益化管理、战略、市场、资本运营等高端培训课程。一是重点建立内部标准课程体系,对于标准课程进行固化,并根据需要持续补充、调整、优化,重点开发石油物探企业领导力培训课程。二是加强内外部培训资源建设及管理,梳理目前内部已有培训资源并制定持续优化和补充的计划。建立内部培训师及培训课程的评价及激励机制,调查目前所用外部培训资源,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及外部培训资源筛选及评审制度。三是完善内部教材库、硬件设施、培训资质等管理,做到标准化、有形化、规范化,特别要制定倾斜政策,保证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步配备与更新。通过以上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了培训资源服务保障能力。

二、培训体系建设的实施对策

企业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GE公司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人的能力,而不是物质或可继承的资产,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并将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等纳入发展战略。GE公司的经验表明,持续创新培训开发工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司培训工作在未来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1.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

学分制的核心在于通过积分描述员工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为依据将员工的学习质量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员工主动学习。探索学分制管理模式,要建立“岗位—能力—课程—学分”对应关系,确定一名员工职业发展初级、中级、高级阶段对应的各门课程及学分,分阶段考核每门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学分。初级阶段全部学分获得后,方可选修中级阶段课程及学分,依此类推。参照学习积分取得情况,作为员工选择高级阶段课程、员工绩效评价、员工晋升的重要依据。

2.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学习型组织是培训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企业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完善能力的表现形式,其核心包括:学习成果、学习能力、学习制度和学习型文化4项内容。通过建立起工作和学习的互动,行动后进行反思,以制定新的决策,产生新的行动。其实施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发挥特色学习方式的功能、建立并落实学习文化4个方面。最终树立学习理念,增强学习意识,建立学习机制。其功能发挥是通过建立课题小组,选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未来发展中的能力建设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并形成成果,再加以应用,建立课题评价和激励机制。公司将沿着这个方向努力推进培训工作,实现培训工作水平螺旋式上升的目标。

3.转变培训参与者的职能

随着培训工作逐步向高级阶段(学习型组织)发展,培训体系相关方的职能将发生重要转变。培训管理者将从编制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等日常事务管理,转向研究培训需求、监控体系运行、评价优化资源、考核培训效果、研究学习成果应用对工作的改进方案并参与相关行动。培训师将从讲授固定课程、授课课堂,转向针对能力需求、个性化需求而开发动态课程、辅导课程。员工将从参加集中式专业授课培训,转向依据职业发展路径及短板选择自学、远程学习。各级领导从担负相关人事管理职责转向担当下属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师和工作教练。以上转变将有效增强培训工作的管控力、主动性和针对性,只有主动适应这些转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

作者:于天水 单位: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上一篇:项目造价审核要点解析 下一篇:项目造价成本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