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和Google Group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研究

时间:2022-09-05 02:27:13

基于博客和Google Group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比研究

【摘要】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教师从传统教研向网络教研方式转变,不同的教研平台影响教师教研质量的高低。文章从协作学习,平台技术,教研文化三个维度对两种教研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当前存在问题。着重对教研的深度互动学习进行了量的研究。并对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研;深度学习;群体智慧;Google Group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102―04

网络教研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它是以在学校的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研究模式[1]。

“网络教研”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早在2005年5月正式立项和全面启动的建设工程,各地先后建立了教研网站、网友论坛和在线研讨,同时还设置了学科博客群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成果,拓宽了教研渠道,丰富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新课程研究[2]。当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角色的转换,也促进了教师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依靠网络进行学习和教研已经越来越普及,而教师需要成功地从传统的教研模式向网络教研模式转变。

很多中小学,职校,大学都陆续积极地展开了网络教研活动,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国内一些学校尝试着不同网络教研平台,因此也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学习教研团体。如依托博客平台且比较成熟的群体,苏州教育博客,海盐教育博客等;其次利用魔灯(Moodle)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如鞍山一中的Moodle平台,上南中学的Moodle课程;再者利用论坛(BBS)进行网络集体备课,集体探讨;另外也有学校利用QQ群进行网络教研,如淄博附属中学;最后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更有很多教研工作者把目光投入到了Google平台,同时形成了一批比较活跃的学习共同体,如周村教育教研,益学会,社会大发现等。本文选取应用比较成熟的博客平台以及刚刚起步的Google Group平台进行比较分析。

一 平台对比――博客和Google Group平台

Google Group也称Google 网上论坛,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创建一个在线的论坛,也可以申请加入一个论坛,通过在线或者电子邮件参与论坛的讨论。以下根据博客平台,Google Group这两个平台的特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协作学习维度,平台技术维度,教研文化维度。

1 协作学习维度

(1)深度互动

深度互动,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概念,从查阅文献中可以知道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作出决策并解决问题[3]。深度学习涉及对信息的整合,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行为[4]。深度互动是指学习者之间进行深度学习的互动,其判断的依据是深度学习的发生与否。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个体,而深度互动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注重的是两个人或多人。

将学习互动从六个维度进行划分,划分成浅度互动和深度互动。其中浅度互动包括简单回应,摘录表态,粗略表述;深度互动包括内化迁移,总结反思,综合评论;简单回应一般是用少量文字表述,通常表现为“学习了,赞、同意”等简单性回复语言;摘录表态,指学习者摘录作者语句并表达自己的态度,或简单回应前面的评论或主题,一般表现为同意某某的某句话;粗略表述是指学习者对文章或主题进行简单分析,或简单描述个人行为或态度,较简单回应更深一点;内化迁移要求学习者深入思考文章,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有迁移到实际教学情境中的趋势;总结反思则是学习者在总结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者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渴求进一步进行探讨;综合评论则是学习者能够结合主题对文章或者主题进行概括,评论作者的某些观点,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以上六种维度的具体举例,见表1。

现选取苏州教育博客2009年1月6号至2009年3月31号时间段的所有精华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博文数为206篇,回复总数为153篇,浏览总数为13241次,其中135篇博文为0回复,有34.5%的博文得到回复,平均87.11次浏览后有一条回复,有回复的博文平均每篇有2.16条回复。参照上述标准,分析如下(见表2),对回复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仅有14条回复属于深度回复,占回复量的9.15%。此外,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见表3),用支持,学习了,谢谢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其中简短回复“支持”的评论有6条,“学习了”有16条,“谢谢”有26条。

数据表明博文并不能引起学习者的热烈讨论,多数学习者仅是看别人的文章,互动比较少。再者,互动的质量较差,仅有9.15%的回复属于深度互动,31.37%的回复使用的是简单回应性话语。这种没有通过深层次的交流不能让教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研水平。整个群体的学习看起来就像是老师在自言自语,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

以淄博网络教研(ZhCedu)周村教育项目的Google Group(Groups.省略/Group/zhcedu/topics?hl=zh-CN%3Fhl)为例,该论坛从2008年12月26号开始开放,截止到2009年3月20号共有共83篇帖子,回复总数为563条,其中75%的帖子得到回复,25%的帖子是0回复,有回复的帖子平均每帖有9.08条回复。依据上述标准进行划分,属于浅度互动的共有130篇,占回复总数的23.1%,属于深度回复的评论有433条,占回复总数的76.9%。从平均回复量来看使用Google Group的要远远超过博客的回复数量,另外从回复质量上看,Google Group深度互动要明显好于博客。从而说明使用Google Group要比使用博客更能进行深度学习,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2)同伴互助

教师利用博客平台主要是撰写个人博文及教学叙事等。基于博客的同伴互动方式是访问者在博文下面进行回复或留言,而不能进行及时的在线交流。google group平台是和每个人的Google邮箱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很方便的在邮箱里看到所有的帖子,并且可以在邮箱里直接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回复。同时,Google邮箱提供了邀请某人在线聊天的功能,这样教师可以和在线的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其同伴互助功能要比博客平台好。

(3)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也可以理解群体智慧,它是指是由许多个体在合作与竞争中所显现出来的智慧集合。群体的智慧要优于少数专家,另外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比群体知道的更多。因此,网络教研过程中要注重整个群体智慧的提升。而在群体智慧形成的“整个过程的关键是多样化――不仅是指生物学上的意义,还包括概念和认知层面[5]”教师利用博客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时,更多的教师自己在写自己的博文,却很少和他人进行思想的碰撞。目前校本教研的教师博客群组一般是本学校的老师,群体内认知差异小,由此而进行的教研活动,很难提高整个群体的智慧。基于Google Group的网络教研团体在进行区域教研时有明显优势,它可以整合整个地区的教师资源,通过论坛进行探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人都可以参加,他们的个体认知差异更大,也更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智慧。

2 平台技术维度

(1)平台易用性

教师只需要在博客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即可,零技术,零基础,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上手非常快的一个平台,而且并不需要教师维护。Google Group 平台必须要求每个教师要注册Google账户, 还需要有一个Google信箱。另外,由于Google Group 目前还是英文版本,英语基础比较差的教师会感觉不太适应,而在Google Group发表帖子的方法和普通论坛一样。

(2)平台开放性

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博客平台进行加密,或者对某些文章进行权限设置,有利于保护教师个人隐私,博客平台的权限设置比较灵活。Google Group的设置只有管理员有权限进行设置,它可以设置为开放型的论坛(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或者只有成员可见的论坛等,诸如一系列的设置只能有管理员来完成。

3 教研文化维度

(1)教师话语权

教师的话语权反映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博客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把话语权还给教师的一个平台。教师话语权也是博客平台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自己所思所想,而并没有人限制,从而给教师们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让他们去思考,去学习。Google Group 平台,教师也有充分的话语权,但是教师参与程度不一样,“参与教师按照参与程度氛围分为核心参与者,一般参与者、边缘参与者、潜水者、游离者”[6]。潜水者和游离者,他们并不积极发言,他们对这个集体的贡献很小。而核心参与者他们积极引领教师进行不同话题的探讨,对网络教研贡献大。

(2)教师自我意识

教师的自我意识更强调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在从事教师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及自己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特点[7]。教师利用博客平台可以将从事职业中的疑惑,反思,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与评价叙述出来,并且可以和同行们讨论,甚至可以得到专家的建议。但是博客平台的实时交流讨论功能并不完善,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建议和反馈。基于Google Group平台教师可以就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群组里的教师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在这种互动的环境让教师不断的将话题深入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过程的情感体验。

以上从协作学习,平台技术,教研文化三个维度进行了网络教研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协作学习方面Google Group 在深度学习,同伴互助,集体智慧上都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博客比Google Group在平台易用性和平台开放性要更胜一筹,但是Google Group在平台互动性上要优于博客平台;从教研文化角度来看Google Group在教师话语权和教师自我意识方面都要优于博客平台。

二 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平台存在问题

目前,网络教研已经非常的普遍,平台也不仅仅是上述平台,除此以外,还有区域性的专业Q Q群(研讨)、专题学习、研究网站(群)的利用等多种形式[8]。不管使用上述哪种平台,网络教研平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平台缺乏引领教师进行深度教研的机制。目前多数平台提供教师在线聊天功能,但是这种实时在线的通过聊天就行的教研如通过QQ群,往往是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就开始回答问题,使得所探讨的问题没有深入的进行下去,讨论质量不令人满意。还有一些教师游离在外不发言,抑或跳转话题,进行和主题无关的发言,都阻碍了网络教研的进行。论坛或主题网站,往往是核心参与者发起话题,而其他教师只是观看,抑或发表简单的问候性的话语,并不参与进去。网络教研时间一长形同虚设,只剩下一个平台,人气非常不旺。这种教研方式我们可以称为“浅度教研”,而深度教研则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思,并通过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且对该问题有继续向下延伸讨论的趋势,而目前的平台都没有这种引领机制。

其次,平台缺乏人―媒体―人互动的功能。人―媒体―人互动是指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要强调媒体在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媒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达到推进网络教研。在网络教研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不仅仅局限于集体备课,抑或共同分析案例,很多时候还要分析一节课的录像,比如进行微格教学,教师说课等的录像,而目前的平台很难实现把这种视频进行快速上传,并且由教师或教师和专家共同来探讨。

再者,平台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目前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多数还是因为兴趣或者个人需求。很多教师也缺乏持之以恒性,只是三分钟的热度,凑凑热闹就忘了。而参与的教师多数想要索取,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资源,而自己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个人的成果。造成了教研中索取的人太多,而奉献的人太少。目前的平台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每个教师真正参与网络教研的程度,比如教师参与时间,教师奉献资源数,教师解答了多少别人的问题,以及自己提出了多少问题等。目前的平台不能给参与网络教研的教师一个清晰的反馈表,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网络教研的质量,以及个人教研的质量进行评价时就不会素手无策了。

2 平台问题之对策

我们从平台技术角度去思考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人的管理。要想建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师研修队伍,应加大监管质量以及管理的规范化。同时网络教研作为教师学习进步的有力工具,每个人应该树立如下的观点:(1)协作观,网络的教研应该是人人协作,而不是竞争,协作促进人的发展。(2)共享观,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大家都为自己的平台多做点贡献,以开放的姿态把自己的知识拿出去和别人共享,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知识。(3)主体观,每个教师在这个平台中有主人翁的意识,主动的去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专家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局限于别人的看法,这样参与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提高。

基于以上原则而形成的网络教研团体,会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为了促进教师对知识的获得、共享和创新,让每位教师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进而让学校获得持久的竞争力[9]。以上网络教研平台存在问题的提出也仅是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教研员教师们去思考并着手解决。

参考文献

[1]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 ,(1):34-35.

[2] 张成昆.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网络教研实践研究――以苏州市网络教研活动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3] 叶晓芸,秦鉴.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 2006 ,(1) :19.

[4] 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院报, 2007,(4):36.

[5] [美]詹姆斯•索诺维尔基.百万大决定[M].孟永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4-25.

[6] 冯立国.网上教研的教师教研行为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08,14(6):113-114.

[7] 周萍.谈教师的自我意识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5,(10)下:54.

[8]冯伯虎,张久娟.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7,(2):65-66.

[9]李培利,吴敬文.学习型学校之建构――知识管理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 ,(5):54―57.

上一篇: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测试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材等级词频统计模块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