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院校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05 01:31:52

浅析中职院校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技校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新定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向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学 素质教育 途径

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任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针对技校生的特点,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几点心得。

一、重新定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

技校学生,由统招统分,走向自主招生推荐就业后,来技校求学的学生多是被各高一年级筛选下来,迫不得已选择了技校。许多学生甚至从小学到中学,都被一顶“差生”的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学生成绩差,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学生一方面的不成功,说成是全方位的失败。针对这种现状,作为技校教师,我们如何激活学生冰封已久的自信心和创造欲,帮助学生从“差生”的阴影中走出来呢?

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至少具备8项智能,而且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那些暂弱一些的智能,也可能在强项智能的带动下,慢慢被激活,重新变成强项。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所谓的“差生”,其实是各方面潜能都未被激活的学生,我们不妨将其定位为“潜能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自信“潜能生”就是一座未被发掘的宝藏。避免学生一见“差生”的称谓,就产生不应有的自弃心理,使学生听到“潜能生”的称谓,便产生开掘自我、奋起直追的勇气和信心。

由于各种原因,高学历在如今的职场上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鉴于这种情况,学生很容易产生上了技校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级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以各行业技工佼佼者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只要在技校好好学习职业技能,将来一定能在社会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国家现在对技术院校的学生实行免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帮助我们完成学业,就充分表明技校生的职业技能是被社会肯定的。学历并不代表实力,文凭只是受教育程度的标志,技校生毕业后学到的是知识加技能,引导学生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坚定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的意志。

二、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师生同期互动,促使学生强化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首先应注重师生的同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精心设计,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活动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水平的差异,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认识、质疑,采取协助式和建议式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借助实习仪器、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由不爱学习到学一点,由增加一点到爱学习,一步步开启学生学习知识的大门。建立有利于沟通的学习氛围,把实践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探索的主动过程。

2.耐心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目标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分步指导学生改正操作过程中的偏差,让学生在逐步被肯定的成就感中,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求知欲望。

3.善于倾听,向学生传递情感支持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学习氛围,营造师生心理情感的契合点,和学生交朋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讲解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向学生传递情感支持。这样,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与信任感,“亲其师”而“信其道”。

4.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和形成新的学习观,形成重视人际沟通,重视合作能力的精神。有的学生,表现出来自私、目中无人、没有集体意识,我们应该教育他们,人是社会的人,将来是要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应该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劲往一处使,实现共同参与和互相合作、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向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们习惯以理论和实践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单一,使得取得成功和在评比中占优势的学生在数目上十分有限,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部分被评价者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成绩一贯不理想的技校生更容易对此产生抵触心理。而且,各学科教师各自为政,对学生的评价常常是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缺乏一个系统的了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着手为学生建立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发展性教育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强调搜索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资料,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针对其优势给予激励,对其不足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学生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促其发展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关注过程,对技校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在技校教育过程中,不妨给每个学生的发展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下他们在校每个阶段学习发展的情况。在记录过程中,教师要把各学科共性的东西进行有机整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本人从事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专业特点是女生理论知识学得好,但男生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制图课,女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如男生,实验动手课,女生的动手能力不如男生。有一些平常不爱学习的男生在动手课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明白实践离不开理论,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在分组时要把男、女生按比例分组,让其各显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做好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发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用积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并随时让任课老师和学生了解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为师生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提供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四、发展性教育评价切实可行,已见成效

在发展性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强化和提高学生自己探讨、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其在自信中不断进步,促使学生向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学生毕业之后能根据自己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女生在工程专业中一般从事工程招投标、整理资料、材料员等理论知识较强的工作,并且基本是在室内工作,发挥出了自己的优点;男生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建筑工地技术员、质检员等动手能力较强的工作,也发挥出他们的优点,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发展性教育评价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出了一条新的方向。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上一篇:体育社团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