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时尚的别样解读

时间:2022-09-05 01:20:36

黄欢:时尚的别样解读

你不认识他们,但他们或许是你心中认定的知己:他们用声音将文字和音乐连接起来,通过一段频率营造出最美妙的聆听空间:他们的声音像桥梁一样。连接着所有美好事物的端口……他们就是电台DJ,常年在话筒前给我们带来欢笑和感动的人。

在单纯听“时尚知道”这档节目之前,对于节目本身以及主持人黄欢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在真正交谈之后,看到的是“电台DJ”这一模式化的职业背后不一样的电台DJ的形象。对新鲜事物好奇、向往、渴望去追逐的心态,对时尚的独到见解,使得她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可以敏锐地搜罗出各种新鲜、有趣的资讯。并将所有美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分享给收音机前一颗颗美好或者日趋美好的心灵。

时尚是一种好奇。一种向往。并且渴望去追逐的一种心态。

音乐时空:听众耳中的“时尚知道”和主持人眼中的“时尚知道”可能会存在一些差距,作为当家主持人介绍一下你主持的节目吧。

黄欢:“时尚知道”是时尚传媒集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一档节目。可能一说到时尚,很多人都以为节目走的是高端精品、精致的路线,认为节目肯定会涉及到很多奢侈品牌,奢华的生活等等,其实不全然是那样的。时尚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我们对新鲜事物,对所有美好东西的一种好奇、向往,并且渴望去追逐的一种心态。你可以没有名牌,但它适合你:你可能做着普通的工作,但生活得很精致:当出现一个新鲜事物之后,你愿意去接受、去尝试,其实这就是时尚。所以“时尚知道”应该是让人觉得开心、舒心的一档节目,激发人们对生活那种好奇的感觉,让人觉得生活原来是这样的,生活原来可以这样!

音乐时空:有那么多时尚品牌。“时尚知道”作为其中之一,自身独有的特色是什么?

黄欢:“时尚知道”是一档聪明又有范儿的节目,也是中国第一档广播类的时尚节目。

音乐时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对节目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听众听到的和主持人认为的同样存在差距,能不能谈一谈你的具体感受?

黄欢:可能在节目刚刚开播的时候,很多人会有疑问说节目的时尚元素在哪儿,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就那么多,不可能每一件都跟时尚圈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对待事情的态度就取决于每个人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虽然大家摸的都是大象,但大家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心里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就比如说凯特王妃怀孕这件事,有的人可能看八卦,有的人可能看英国的政治,那我们可能就会把她看作是一个时尚生活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到的她会更亲和、生动。

音乐时空:做主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搭档。他们给你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黄欢: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都不一样。彪马酥在生活中是一个特别好玩的人,有一种孩子气的正义感,他看起来有些玩世不恭,但是他心很干净,这是我觉得很可贵的。姜一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希望把它做好,还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从3月20日开始,我有了新搭档,他叫阿杰,一个内外兼修非常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出声儿就能感觉到他的霸气,是我特别欣赏的霸气不霸道的男主播,应该是南方和北方人都会喜欢的主持人,有意思着呢,你可以听听看。

音乐时空:主持人也有南北之分吗?

黄欢:分吧,前年的十一我自己开车到北京来玩,开到山东的时候吧,我就觉得北方电台主持人的风格出来了。北方电台节目是实打实的,讲究以内容取胜,更加较注重节目的内容,南方听众相对来说更注重听的感觉,注重主持人的声音与音乐的衔接制造出来的一种氛围,让人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种什么样的场景里,可能不会太关心你具体说的什么,现在做节目虽然还是要以内容取胜,但是我可能做节目不是那种感觉,因为最开始接触到广播的时候受到台湾广播的影响很深,我们接受的广播理念也是台湾老师带过来的,包括到现在我个人比较赞同的也还是很少有人会希望通过收听电台节目去学到多么高深的知识,听众还是希望从节目中找到一种伴随的感觉,比如不需要费太多脑子就能清楚准确接受到的资讯、音乐,或者就是单纯的图个乐子。

音乐时空:刚刚有聊到搭档给你的不同印象。在与他们配合的过程中。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吗?

黄欢:我觉得彪马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亮了,刚到北京,生活上的事比较多,工作上对自己也有要求,如果没有做到就不是特别高兴,跟他搭档之后让我觉得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好,生活应该轻松、开心一点。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着急,一个一个来。”

主持人:一种逐渐的蜕变

音乐时空:你是这么走近主持人这个行业的呢?是学的主持专业吗?

黄欢:不是,我学的工科,机电工程。

音乐时空:很苦是吧?

黄欢:其实一点都不苦,我们班加起来就五个女生,我们班长特别好,他天生有一种保护女生的欲望,上至五六十多岁的老师,下至三五岁的小女孩儿,就更别说我们了。举个例子,我们那时候去河南洛阳实习,从南昌坐绿皮火车去洛阳,硬座。当时一起去的有六个班,只有我们班的班长给男生下了死规定,让男生轮流去吸烟室吸烟,女生躺在座位上睡觉,畦!那瞬间觉得班长的形象无比高大,到毕业的时候我们给他送了一首歌《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虽然说现在工作后,距离远,联系少了,但如果再碰到还是会觉得很亲。

音乐时空:后来是怎么接触到主持这个专业的呢?

黄欢:大四的时候没什么专业课了,正好赶上非典,我们就没出去实习,有一天在学校看到了一张海报,南昌在举办一个全城的DJ争霸赛,参赛的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社会人士,当时我们几个人看了,觉得反正没事,去玩儿呗。比了大概三四轮吧。到了快要最终揭晓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我特比喜欢的电台节目主持人打来的,他跟我确定最后揭晓榜单的颁奖礼去不去的事儿,当时他在电话里说他的名字的时候,我特别激动,说的很多都不记得了,脑子里蒙的,特别不淡定。哈哈!

我还记得颁奖礼那天,我跟同学坐在后排,颁奖的名次是从后往前念的,优秀奖,没有我,我就猜,可能是三等奖:念到三等奖,还是没有我,我还在狐疑,难道是二等奖?等念到二等奖还没有我的时候,我估摸着这回基本就是来打酱油的了,就和旁边的同学开始吃东西聊天儿了,结果,主持人说道:“获得这次全城DJ争霸赛第一名的是——黄欢!!!”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念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还有个瓜子在嘴里面,特别逗。后来,主持人再次念到我的名字,我还问同学说,“哎呀,这围巾外套会不会显得很胖啊?”就胡乱一摘,整了整头发就上去领奖了,回想起来特别傻,也是因为这次比赛,我逐渐开始走入广播。

音乐时空:你进入主持行业,可以说是跨专业。跨行业了。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会觉得自卑吗?

黄欢:其实我一直都挺自卑的,应该说自卑不怯懦吧,这可能和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系,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一直都在不断严厉地要求我,他从没有表扬过我,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永远不够好。最好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在我从没有被爸爸的否定彻底打垮过,不知道哪儿有股劲儿,他每打击我一次,我就会做得更好。有时候我都跟周围朋友说,好像我活着就在跟爸爸较劲儿似的,其实心里知道没必要,生活该随心走而不是赌气,可走着走着就这样了。不记得哪本书里面讲到,事实上一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力超越了母亲,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特别希望以后我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很宽容、善于鼓励、懂得给予爱,最好爱笑的人。

音乐时空:你的父亲都给了你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黄欢:我和我爸都不是很善于会表达内心情感的人,但他是一个特别为家庭着想的人,有一点说起来还要特别感谢我爸,他的职业生涯是跟着我走的,从小学到初中,我在什么地方念书,他就调到相应的学校去教书,一直守着我。我爸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我们学校的校长,但他没有往更高的方向发展,他本来有很多机会做其他的,但都为了我放弃了。后来他就跟我妈妈说,如果他从教育行业出来之后,对我的培育就会疏忽,所以他就一直不愿意离开教育行业,其实这一点我觉得他还挺伟大的。

音乐时空:现在主持节目对于你来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那你曾经有因为要上节目而紧张过吗?

黄欢:其实每次上节目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音乐时空:作为主持人。访问过别人,也被别人访问过,在这种问与答的模式中。有没有令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黄欢:这点我挺认同的,我在工作中也采访别人,有时候也免不了被人采访。采访李大齐的那次我不觉得是印象深刻的,但却是非常舒服的一次采访。那次采访我没有问他的八卦,包括对爱情的态度都没问。采访之后,他的好朋友给我打电话,他说大齐觉得很感动,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媒体都会问到的问题,我并没有提及。我说我只对他这个人感兴趣,其实感情的问题我不太关注,因为我一直认为感情的好与不好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清楚地体会得到,经过思量后,用语言再传递出来就变味很多,意义不大。

音乐时空:有一种个人的职业坚持在里面。对吗?

黄欢:我是觉得采访其实是一件需要特别慎重的事情,我们要对自己采访的人负责,比如说我采访别人,我对于他来说就是媒体,媒体是一个让更多人去知道对方的一个平台,一次采访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点去发现对方身上新鲜的、有趣的、好玩的东西,让有兴趣的人接着去关注并且了解他,而不是说我觉得他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样说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给别人下了定义了。

那天我跟大齐的聊天说到一句话是我比较认同的,就是人是复杂的,复杂到自己可能都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即使在采访之前会看很多关于采访人的资料,其实我们都没有太了解彼此,哪怕是面对面,你看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的肌肉走向,都没有办法知道对方在过往的几十年当中经历了些什么,遭遇了些什么,更何况是通过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的接触?采访的过程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在用自己的经验去揣测别人的想法,即便在采访的过程中觉得太拍案叫绝了,其实都只是管中窥豹,哪怕你再客观的描述都是基于自己立场的客观,你要将自己对他的感觉说出来,或者是通过特定的节目呈现出来的只是你看到本人之后,他在你心里折射出来的一个印象,这个就更主观了。

音乐会帮助你营造一个空间,音乐是可以让人反思的,它不会灌输一种思想或者看法,不会强加给人一些东西。

音乐时空: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音乐。在节目中,你也经常会跟音乐打交道。谈谈你对音乐的感情。

黄欢:我觉得音乐会帮助你营造一个空间。以前我在南昌工作的时候上两个小时节目,基本不费我的时间,在工作之外我看自己喜欢的东西,相当于是自己的消遣,刚好这些东西在节目中又可以用到,所以这是一段很舒服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可能就开始关注自己心理层面的东西,没事就听听歌之类的。应该说生活跟音乐无法完全分开吧。

音乐时空:突然有个感觉。就比如说你们做主持人是不是对文字或者说音乐,包括时尚都会比常人更敏感一些呢?

黄欢:不能说敏感一些吧,我比较留心生活,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记下来,节目里就有得分享了嘛。

音乐时空:你曾经在地方电台主持过中文老歌类的节目。能不能具体谈一谈?

黄欢:我最早的时候做的一期节目叫《蓝色瓦尔登》,这是一档很文艺的节目,当然也会和音乐有关,音乐和说话的比例大概是7:3,音乐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话语是其中的一个点缀吧,后来的一期节目是《不穿高跟鞋》,音乐和文字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也是7:3,但是少了很多小我的东西,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节目吧,大家可以一起来聊聊天,谈谈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时空:你现在还会听老歌吗?

黄欢:听啊,经常听,我经常会在晚上《千里共良宵》那档节目里放一些中文老歌,因为考虑到很多听这档节目的人可能都还是学生、司机、军人,加上人的思维习惯是白天说事,晚上谈情。这时候一些旋律感强一些,甚至情节性强的歌曲,他们听起来会比较容易有共鸣,即便有时候分享的不是老歌,也会是比较入耳的,因为你做节目总不能始终跟着听众走,还是要比他们先走一步,带领他们接触一些新的音乐。

音乐时空:除了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会分享音乐给听众以外,你平时会关注音乐类的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吗?

黄欢:会呀,现在我还经常听一些音乐类的电台节目,因为我觉得音乐是可以让人反思的,它不会灌输一种思想或者看法,不会强加给人一些东西。而且一些比较好的音乐电台所播放的音乐品质比较有保证的。

音乐时空:“时尚知道”在分享音乐的时候。为何以外国音乐或者乐队较多呢?

黄欢:其实是这样,我们团队有一个编辑,他自己做乐队,所有在节目中插播的音乐基本上都是他推荐的,品质还不错吧。

音乐时空:记得有一次你们在节目中聊过,说推荐音乐的节奏和人的心跳频率最好是比较接近,为什么会考虑到这个?

黄欢:其实是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国外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大家忙碌了一天,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如果刚好路况不是很好,这时候从收音机里传出的又是节奏偏快的旋律,人通常容易急躁,这对行车安全是有很大隐患的,而我们的节目正好是在晚高峰的时候,所以在节目中提到了这一点,另外就是考虑到很多车载收音机,包括手机收音机播放出来的音乐没有专业设备那样好的效果,如果推荐一些重金属的音乐,可能只是个噪音而已,你就破坏了好的音乐本身,如果一档节目要拿出三四分钟的时间来听“噪音”的话,我宁愿不要。

音乐时空:每一个阶段的音乐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时代的印迹。于你而言。更喜欢哪个时代的歌或者说更喜欢哪种音乐风格的歌曲?

黄欢:我没有特别反感的音乐,我觉得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它自身的好处,我个人可能对重金属的音乐不太容易接受,当然这并不是说重金属的音乐不好,它有很多忠实的乐迷,只是不太适合我。

音乐时空:无论是歌手还是主持人,都主要是靠声音在和听众联系,尤其像拥有一幅好嗓子的你会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吗?

黄欢:没有刻意做过什么。小时候声音清亮很多,现在差不多就是个勉强算得上悦耳的女中音。

音乐时空:在“音乐之都”、“文学之都”、“电影之都”、“烹饪美食之都”等国际化都市之中,对你诱惑最大的哪类型的城市?

黄欢:可以都去吗?我觉得所谓的什么之都都是作为风景来对待,随便和谁一起去旅游都可以,不会是终点,终点的话还是跟家人在一起吧,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山村,跟他们在一起感觉都特别好。

音乐时空:在节目中经常听你提起要去做什么事情,那在生活中你会有些什么业余爱好?

黄欢:我特别愿意让自己动起来,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哪怕是做家务。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打球,因为是上学的时候选修的是羽毛球,而且打得还不错。

上一篇:论花腔的演唱与技巧 下一篇:对手风琴独奏曲《夕阳箫鼓》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