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标识设计中的审美意境

时间:2022-09-05 12:44:53

现代城市标识设计中的审美意境

摘 要:文章分析了意境、城市标识设计审美意境的概念、特征以及审美意境的价值,提出“意境标识”这一概念,探讨如何营造城市标识设计的审美意境,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审美意味的标识。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画中意境说理论所倡导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造境生”,论证了意境提出对于传统文化与美学在城市标识设计中传承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就其结构性内容和对个体的诉求上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现代城市标识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意境创构的表现语言,努力尝试寻找属于我国自己真正的艺术设计道路。

关键词:城市标识;系统;审美意境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31-02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Modern City Logo Design

BAI Xue-yan(Digital Media Art Department,Media Institut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ception, the city logo design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valu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rtistic mark",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urban sign design, design with Chinese aesthetic meaning of logo.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Chinese pain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theory advocated by the"scenes", "false and true", "mean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demonstrate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 heritage of its realistic meaning in the city logo design. On this basis, the structural content and on the individual demands of in-depth research, thus summarizes the modern urban sign design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expression language, trying to find belongs to our own real art design Meter path, is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ity identity system; aesthetic; artistic conception

Internet :.cn

一、前言

随着人类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标识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指以文字、图形、记号、符号、形态等构成的视觉图像设计,从广义上来说,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绿化树木、景观小品、区域出入口的灯光设施、地域性识别的建筑物等,以及所有物体道具本身形态可被看做是标识。因此,现代的城市标识已经从传统的平面概念延展至立体概念以及多媒体动态技术。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是城市空间环境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西方发达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研究,随处可见,是渗入日常生活各个角落的。但在中国真正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仅仅刚刚开始。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标识系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由于力求发展迅速,我国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出现了缺乏个性、缺乏认同感、缺乏民族感等现象,从而导致城市独有的特色与性格随发展而日益模糊直至消失。不难发现,其中缺失的是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的创构。当今的城市标识不单单是传达城市环境信息的视觉要素,也是文化的“代言”。因此,中国的城市标识设计需要有中国传统特色,审美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意境的城市标识才能为有意境的环境空间作补充导向和说明,这是城市化建设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意境与城市标识审美意境

“意境”孕育于先秦,奠基于魏晋,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至近代时期。它与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绘画等关系非常密切,主要是通过比较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对某种情调或者境界进行充分的表现。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李可染就指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当意境与人的思想和情感融合、加工之后能够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效果。由此可见,意境是“体验”过程本身,这是意境的最本质的含义。

(一)意境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是创构意境的重要方式

将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与人的审美认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艺术作品中能够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情随景生、移情人景以及物我相融是情景交融的类型,其中,“情”是受众在特定境遇所生成的心境;“景”是艺术作品审美情感所构筑的能成为“境”的景。

2.虚实相生是意境审美的结构特点

虚即虚境,是由艺术作品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实即实境,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实体形象,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因此,在意境的构建中必须要有虚也有实,两者密不可分,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中国人世界观和宇宙观的集中体现。

3.自然美是审美境界的最基本特质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意境中,情真景真意才会深,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幽深意远的审美境界。

(二)城市标识审美意境

审美性是人类思想的反应,作为人们思想与文化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领域,标识意境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标识设计完成以后,在对作品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城市标识是我们生活所处环境中的一部分,它体现着人的思想,既然有人的思想内容,就有人的审美需求,也就会产生审美意境。在此,审美意境这一使命更体现了城市标识的品味与修养。同时,城市标识审美意境是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的交流、对话,强调人文精神的情景交融体现。城市标识设计需要创作的元素,而人即是欣赏的群体,标识是人与城市环境沟通的桥梁。在此意义上,意即虚境,是人对环境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及对美的诉求而形成的联想空间;境即实境,是标识设计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呈现的形象形态。虚境、实境互相依存才能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概括地说,此处意境的创造实际上指的是两方面内容:有意境审美潜质的标识创作,设计师创作的是标识;意境是一种审美状态,是一种与受众交流后形成的感受、体验。

三、城市标识设计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在东方的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影响下,艺术的目的将注意力视线从当前的出场物转移到未出场的被遮蔽的存在上,以体验 “境生象外”“虚实相生”作为意境体验的追求。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其中,现代的城市标识设计作品可以从图形、色彩、材料及光影等方面来营造意境。

城市标识设计具有“意”和“象”两个特征,其中图形设计就是“意”和“象”相助相生的过程,在设计中,可以以内容为基础来构造形态,也可以以形态为基础来传达意义,当然,此过程离不开人的联想机制的影响。

标识设计中的图形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是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传递信息的印象。具象与抽象,一方面是虚与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达到有物为实,空白为虚。就美学观点而言,“空白”所表现出来的是多元的、丰富的、生动的形象,在意境创构中的“空白”的意义就在于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空白”需要受众的联想思维空间来填补。通常创造有意境的城市标识,虚与实可体现在标识造型的完整与不完整部分;形态的清晰与模糊;图形的闭合与不闭合关系;多与少对立的状态;创作技巧的集中体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生存体验和境界。另一方面即是与非,在城市标识设计中,中国传统意境的是与非可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表述:第一,通过图底转换,引导观者的视觉。设计中可运用图形的变幻性和不完整性传达含义,这主要是为了达到从立体到平面或者从平面到立体的不断交替、穿插的形式效果。当欣赏这类城市标识作品时,不同的受众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及周围环境暗示出多种形态,给人以有趣、奇妙、多变的心理感受;第二,通过城市标识作品形象本身来传达模糊、微妙且多重的含义;第三,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字与现代图形的统一性,或者传统图形元素与现代文字的结合,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因为中国文字的起源是象形的,似字又似图,从而设计出各式各样不同意境的作品来。

城市标识设计中的色彩设计作为一种富含表情的和情感的语言,它在应用中不仅能够营造审美意境,同时还可以渲染气氛。在设计中要想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就必须要根据标识本身的内涵和情感来选择合适的、相得益彰的色彩设计。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够引导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心理。例如红色代表警示、激情、温暖、华丽;蓝色代表平静、凝重、辽阔;绿色代表希望、和平、环保等。在色彩表现的比例上,大面积色彩能够起到渲染整体环境氛围的视觉效果,比较大气,视觉冲击力较强;而标识要想突出色彩图底的关系,那么就应该采用消极的、后退的色彩来作为背景,并采用积极、鲜明的色彩来作为标识主体,如此恰如其分、恰倒好处的对比也能营造意境效果。另外,在色彩的节奏韵律上要有组织、有规律的对各种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要素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形成明显的色彩美感,加深观众的视觉印象。

城市标识设计中的材料有其自身的色彩、肌理、透明度等特性,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与触觉,引发相应的心理情感感受,才可传递不同的意境与风情地域文化特征。如金属材质坚硬,光泽感强,可与自然环境形成对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强化人们对该环境位置的记忆。镜面材质利用其反射特性往往能产生神秘、多变的特殊视觉效果,利用镜面材质可以形成拓展空间和改变空间的视觉结构。木材、石材等天然材质代表着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历史特征,传统与现代环境相结合的材质的象征,不仅能够情景交融,而且带有含蓄的且意味深长的寓意。另外,一些创新材料的诞生与运用,符合并能紧跟着现代城市的快速节奏。在选用材料的同时,光对于标识意境营造也起到关键的作用,这里讨论的即人工照明。比如将发光体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置入地面或墙面,形成特殊的导向标识;LED的动态光色彩丰富,产生动态多变、极具现代感的光影效果,容易营造极强的表现力和美感气氛,为现代城市的夜景增色不少。

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是营造城市标识设计的审美意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设计环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就曾经指出,意境是一个有高度、深度、阔度的想象空间。欣赏不仅是艺术境界的完成阶段,同时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最终目标。城市标识设计的审美意境通过对直观、具体的艺术形象的设计,并加入对受众的导向因素,结合标识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艺术语言,给受众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加强他们的艺术感悟,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对城市标识作品进行解读和理解,最终获得对美的欣赏和享受。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导向和审美之间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设计的价值,并有效促进受众了解城市环境空间的欲望。同时,在城市标识设计中,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想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充分展现设计作品的格调和品质,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对美的诉求,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精神需求等。

四、结论

在艺术表现领域中,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意境标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且适应时代的潮流,可以作为城市标识设计的一种创作方向。城市标识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无声导游”的角色,其审美意境的魅力主要在于对城市文化精神的传递,同时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民众审美意识。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之展望,为今后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指引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现代汉语词典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872.

[2] 李可染.谈山水画[J].美术研究,1979( 1).

[3] 夏昭炎.意境概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4).

[4] (美)盖尔・迪伯勒・芬克、莱斯利・盖勒里・迪尔沃兹.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 杨晓峰、张谦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

[5] (日)田中直人、岩田三千子.标识环境通用设计[M].王宝钢、郭晓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7] 夫龙、王安江.现代标识符号创意图典 [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

上一篇:探析西方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起源 下一篇:浙西南畲族传统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