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 崇尚人文 建设现代莱山蓝色经济区

时间:2022-09-05 11:08:22

尊重自然 崇尚人文 建设现代莱山蓝色经济区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两区”建设求突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自去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烟台被定位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成为了蓝色经济战略实施的排头兵。莱山区根据市规划要求及“两区”建设会议精神,确定了尊重自然崇尚人文建设现代莱山蓝色经济区的宏伟目标,抢抓省、市全面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程,积极将蓝色经济建设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发展蓝色经济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海洋文化生态旅游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着力打造莱山南部生态产业园区,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协调、创新”四种意识,充分体现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努力打造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蓝色经济区。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

一、海洋生物产业。经过深入调研,根据莱山区产业发展现状、成长空间和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名优海洋生物育种、生物环保等行业,促进生物产业全面发展。一是围绕解决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问题,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药物、小分子药物等产品。重点加快天正药业以海胆多糖冻干粉针药物为主的新型药物的开发生产,深度挖掘海洋生物制药在肿瘤市场上的巨大潜力。二是搞好海参、海带、名优鱼类良种引进,重点加快东方海洋国家海带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15000万平方米的实验室,1200平方米的海带遗传育种实验基地,进一步巩固东方海洋名优海产品开发的行业龙头地位。三是开发各种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

二、石油设备制造业。以杰瑞石油为中心,大力发展海上油田固井、压裂设备及岩屑回注造浆、ELIS测井仪器等专用设备制造;以杰瑞石服山东省固压设备工程中心为依托,开展固井压裂、LWD随钻技术及装备、高性能钻井液固井液等海上油田专业机械和技术研发。重点推进杰瑞集团年产200台套海上平台专用钻采设备扩产项目和海洋平台油田增产设备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建设。

三、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业。重点扶持海诚高科、东方分析仪、东润仪表等成长性企业发展,研发生产海水检测系统、多功能现场监测节点传感器等新型海洋监测设备,抓好海诚高科海洋环境监测集成项目、海洋微生物治理监测项目,打造国家级海洋环境检测服务平台;围绕市临港产业的发展需求,鼓励区内电子、轻工、机械相关企业针对港口、船舶制造企业进行配套或二次配套。重点落实泰鸿橡胶海洋高分子材料聚脲弹性体防腐项目,填补国内持久防腐材料空白,年底项目新增生产能力3200吨,橡胶护舷、涂料生产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抓紧推动持久钟表军舰船舶基于云管理的时间同步网项目等高附加值船舶配套产品的建成投产,增强船舶工业的配套服务能力。

四、核电装备制造业。以台海玛努尔引领核电专用设备产业发展,年内台海玛努尔核电(二期)项目铸钢锻压车间投产,机加工车间、焊接车间等主体完工铸造车间正式投入使用,抓好台海玛努尔核电装备及材料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上市步伐。重点推进宝源净化核电站局部空间核空气净化技术及装置、持久钟表核电站全厂同步时钟系统等项目建设,尽快发挥骨干核心企业聚集带动优势,引导相关企业展开配套,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海洋文化生态旅游业

一、海洋生物加工制造业。以东方海洋为龙头企业,扩大名优海珍品现代养殖业、海洋生物精细化加工提炼,打破传统海洋生物加工理念,以海洋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加快海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多菌种复合发酵、复合酶切合降解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努力开发生产海洋功能性、保健性产品、美容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文化旅游业。充分利用黄金海岸资源,重点推进烟台渔人码头、黄海游乐城提档升级,打造滨海文化产业板块;围绕中心城区,以五彩文化广场、时尚文化园等载体为依托,打造都市文化产业板块;搞好南部山区生态和水系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打造朱雀山、围子山两个生态旅游度假区,实现南部大发展;促进现有五星级东方海天、南山皇冠假日、华美达等酒店实现良好运营,努力实现古堡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现代海洋服务业

一、商贸服务业。加大佳世客购物中心、银座商城的扶持力度,打造全市商贸服务龙头企业。重点推进以现代商贸为主业态的3大城市综合体,加强招商,吸引著名品牌入驻万象城等综合体,年内实现新世界百货等高端商业品牌运营;加快新天地都市广场、五洲国际东亚商品博览城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现代物流业。加快东方海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库和监管库建设步伐,膨胀冷链物流和保税物流规模,促进项目实现良好运营,不断增强辐射拉动能力。抓好北方城综合市场项目建设,前期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尽快落地建设。

三、科技信息业。发挥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等大院大所作用,借助烟台总部经济基地、金帝科数码大厦等重要载体,吸引服务外包、软件设计、创意设计、科技研发等服务机构进驻。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使总部经济基地尽快布满项目、作出形象。

四、金融保险业。加大对金融保险、投资、期货、证券等机构的引进力度,充分运用金融扶持蓝色经济政策,加强与市内蓝色经济投产基金的沟通与合作,发挥金融资本对发展蓝色经济产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积极加快重点园区建设

一、南部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林门线以南占地12.5平方公里的新兴生态产业园建设,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打造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前导型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

二、现有园区。扶持经济开发区继续发展壮大,尽快跨入省级一流开发区行列;促进凤凰工业园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强绿叶制药、宝源净化、华东电子等骨干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园中园”建设推进步伐,着力打造莱山高端装备产业园等蓝色经济重点特色园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申报力度。围绕省“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市级扶持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认真总结以往资金申报工作经验,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准备、争取主动,重点开展蓝色经济特色园区和蓝色经济重点项目的资金、政策申报工作。

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省、市蓝色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切实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对2011年第一、二批蓝色经济专项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项目进展、手续办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详细调查。按照省、市要求,协调政府、财政、项目单位,共同做好专项资金配套工作,同时建立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形成发改、财政、银行三方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体制机制。

三、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和鼓励企业成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提升研发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海诚高科与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绿叶制药与烟台大学药学院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力争在海洋及食品监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加强海洋生态建设。组织实施逛荡河口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项目以及四十里湾海岸整治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面修复海岸线,建设人工鱼礁群,进行增殖放流,打造海洋生态和资源利用和谐发展的黄金海岸。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对入海排污口、海上倾倒区进行优化;控制海上倾倒区的规模,削减敏感区域排污口数量。建设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系统以及污染管理信息系统。

上一篇:烟台:全力打造最具活力的蓝色经济增长极 下一篇:积极抢占蓝色经济发展制高点莱阳南海新区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