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信仰,另辟蹊径

时间:2022-09-05 10:53:36

内容摘要:神话时代的人物,飘渺而不可及。是雕刻艺术,让他们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最接近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所信奉的不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栩栩如生的形象。雕刻艺术因材料的不同分门别类,相比较其中又以石材最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佛像雕塑;;佛教

菩萨驾慈航,寻声诵咒施无畏。

众生溺苦海,转意回头行吉祥。

“庄严国土、行乐有情”是中国佛教徒的行为准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是聪明人的哲学。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我们面对佛像雕塑,难免有诸如此类的疑问,或许得不到答案,但总是会得到一种安慰,就如同心理暗示一样。

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非精诚无以神明。”佛学的盛行不可否认地为石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勃勃生机和全新的气象。佛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但佛教雕塑中的神与人互相融合,更是一种信仰和寄托,神就是人被神化的结果。还有其奉行的前世因今世果的理论,麻木着社会底层的人,因而自唐宋以来,佛教就成为封建统治者控制下层社会思想的重要工具。这种佛教艺术融合了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上的封闭性特征,雕塑成为佛教的一种附属,失去了其独立的美学品格。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

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由于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开放、文化的相互交融、经济的繁荣发达,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着勃勃生机。此时的佛教,宗派林立,高僧辈出,译经活动空前昌盛,适应佛教的宣传和宗教活动所需要的佛教艺术,也出现了空前大发展的景象。费尔巴哈说过:“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无论是佛、菩萨,还是其他的造像都是由雕塑家、画家们创造出来的,他们的依据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菩萨在唐代已完全成为符合唐代审美标准的宫廷美人形象,即“浓丽丰肥”,她们端庄慈祥,温润典雅,体态丰腴。无论是屈膝低腰的柔美姿态,还是各种端庄秀丽的表情,无不体现了婀娜多姿、体态温柔的特点。如敦煌莫高窟45窟的菩萨,曲眉丰颊,面色莹洁,头梳鬟髻,佩戴宝饰,斜批纱衣,腰束锦裙,璎珞严身,光彩照缩,显得文雅有“素”,颈肩舒畅自然,腰处理得灵活如柳。更为初期的是她的身姿还“一波三折”地扭成“S”型,显示出丰满形体的线条美,不但把女性妩媚妖娆的特点抓住了,还把女性善良、美丽、智慧与尊严的特性都一一显现了出来,可谓“菩萨若娇娃”,让人不由得产生怜惜、仰慕、依恋之情,这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与此相同,西方也产生了一种宗教——基督教,为宗教而服务的雕塑也就应运而生。它所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日子被基督教统治着,因此逐渐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也叫中间时期)。这个时间段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则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这种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因而这种美术风格上的创新成为了13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躯。

由此可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始终不曾磨灭,到如今,反而更加盛况空前。很多庙宇请雕塑大师打造佛像,其中能令人觉得庄严肃穆、不由自主产生崇敬感的作品还是有不少的。雕塑从来不是可以被简单定义的艺术,雕塑有一种沧桑感,而石雕更是如此。大地造就的石头,经过开荒,打磨,才能变成一个个有生命的雕塑,向人们诉说那不朽的故事。雕塑中的石雕,可说是石刻画像的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已加工的十分精致。此后石雕作品逐渐增多,进入文明时代蔚成大观,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石雕表现的是空间形象,它既要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又要采用各种复杂的工艺在石材上雕刻空间形象,因而创作难度最大。例如《千手观音》,首先为什么是“千手”呢?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所以观音身具千手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突出主像,周围“千手”尺寸渐小,层次分明,体现封建制度严格的等级观念,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从处理手法看,本尊规整浑圆,线条流畅,不失为一件佳作。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石雕艺术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石头的历史感。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种类所不能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石雕更具神采。千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它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石雕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一位合格的雕塑家必须懂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手段,充分地运用对比、夸张手法进行烘托、渲染主题,以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达摩面壁》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定义,达摩结跏趺坐于洞中,面对着墙壁,一定十年,当他离开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这充分体现出佛教强调的“定”,这种定力是十分强大的。

信仰,这也是支持无数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人难免会有脆弱的时候,在面对挫折与痛苦之时,总希望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这种寄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信仰。我们擎着这种信仰坚强地走下去。而雕塑,却是以一种艺术手法来诠释着我们的信仰,以稍微符合逻辑的思维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描述我们所敬仰的神灵,让我们的信仰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膜拜的对象,不再是那遥遥不可及的触摸不到也感觉不到的虚幻。近年来,佛像石雕的流行,更加地让人感到其活力旺盛。信仰的经久不衰带动着石雕艺术前进,特别是随着海峡西岸的建设发展,石雕艺术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典是因为继承传统,一流是因为出自大师,坚定是因为脚踏实地,出色是因为点石成金。雕塑家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境界是——给我一块石头,我将赋予它永恒的生命和灵性,我将用石头阐述它的生动形象与精神内涵,不达目的,绝不会停下追逐艺术巅峰的脚步。我相信,我们只要不断地探索下去,这一境界将不再是梦。

上一篇:“以来的艺术创作” 下一篇:雕塑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