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时间:2022-09-05 10:19:20

浅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摘 要】文章总结了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认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既能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又为教学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实习环境。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一、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型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要发展壮大,教育模式能否显示出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各校基本上是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式有:工学结合模式。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挖掘社会资源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是面向企业或某个行业,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能参与实际的工作,学习目标较强;毕业后具有一定的竟争力。另外与之比较相近的还有“校企合作模式”等。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性能力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面向生产企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2)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和培养目标;(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采取模拟教学形式,以及校内仿真实训,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4)积极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5)以“产学结合式”、“校企联合式”、“订单式”办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十一五”以来,学校根据贵州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解决校内实习场地。学校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教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目前,以学校投资、校企共建等方式,建成公共基础实验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室、ERP实训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训中心、设计艺术实训中心、教育艺术实训中心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实训室78个;其次,抓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积极与省内外的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努力为学生提供较高品质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场所,如“北京华联”等。

(一)“工学结合”使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

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加深。使“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培养方式成为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办好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为办好高职教育构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二)“工学结合”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工学结合”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 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实现无缝连接

让学生提前到岗位上去真枪实弹的工作,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较长时间的工作中熟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体验企业文化,树立管理意识,利于缩短今后的就业磨合期。

2、 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很好锻炼。在与客户相处的过程中,明白了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适应环境,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心态的调整,学会了适应岗位要求,主动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建立良好的人事关系;学会了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知道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技能、融入新集体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心理的耐挫能力增强;学会了尊重他人,因此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也得到了尊重,用自己的智慧、勤奋拓展了人生之路。

3、 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迅速

经过实习以后,学生们身上反映出明显的职业特色和职业素质,自信心明显增强。如在安邦保险公司实习的财金系保险专业学生言谈中尽显保险专业人士的干练作风,在酒店实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举手投足都体现着酒店员工的礼仪风度,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企业的一员,深深融入到企业的文化理念当中。

4、 学生在实习岗位工作业绩突出

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期间不但能将在学校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而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实际工作,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大有提高。在安邦保险公司、上海保险公司实习的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习没多久就有多单保险业务成交,实习收入不断提高。在与学生的座谈中他们踌躇满志,都表示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

5、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通过实习,同学们了解了作为普通打工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经济情况,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相差甚远,了解到企业的用人要求,重新认识了自我,自动调整了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激发了同学们回到学校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决心和热情。如计科系学生在座谈中说到:“实习后,才知很多东西与原来规划的职业相差甚远,回去后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原来在学校空想,想法太天真。”

6、 使学生个人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实习,同学们知道了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知道了父母辛苦操劳的良苦用心,同学们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既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生存的方法,增强了独立生存的信心,提高了生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在座谈中说到:“原来在家不知不觉就会花掉很多钱,实习后才知赚钱不容易,每天挣几十块钱,很辛苦。实习后,知道要为将来好好打算。刚来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回去后要抓紧时间学东西,毕业后走向社会一定要做出成绩。”

三、“工学结合”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学校影响力

我校“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能有效实施,说明我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是科学的、准确的。学生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中的出色表现,使学校的社会声誉得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在省外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由一个行业向多个行业扩展,为我校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相关地区的企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我校学生今后在这些地区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通过对我校学生及我校的了解,激发了相关企业、相关的人们了解贵州的欲望,正面宣传了贵州、扩大了贵州的影响。

四、结语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行和深化“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推进 “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既为社会服务,又为教学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实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M].2000,09.

[2] 江小明等.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5,04.

[3] 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

[4] 何恒光.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5] 李娅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2.

上一篇: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与电子病历概述 下一篇: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