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批评”一个公道

时间:2022-09-05 09:57:31

摘 要: 批评,是传统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批评教育诟病颇多。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还“批评”一个公道。

关键词: 批评 教育方法 公道

“批评”是传统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的批评似乎与这种关系格格不入,再加上有些地方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由批评学生引发的事件,让批评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责任,背上了过多“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关系形式,要求教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名学生,给予他们发言权,并努力接受他们的所思所想。这种关系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并非教育的所有场合,更不适用于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而且,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观念态度没有批评的帮助是难以形成的。可见,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批评教育并不矛盾。他们各司其职而又相辅相成。

这里,就让我们从批评本身出发,从批评者和受批评者两个角度来看批评,还“批评”一个公道。

从批评本身来说,它是对一个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它在形式上不同于谩骂挖苦,而不是伤害和心理虐待,在意图上也不是泄私愤、图报复,更不是体罚和变相体罚。与表扬一样,批评也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它既可以存在于关系平等和谐的朋友之间,又可存在于充满关爱的亲人之间,更可用于教育对象——学生身上。恰当的批评,不仅不影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反而能教育人,激励人,从而造就人,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师生关系的和谐。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育学生几年,实际是影响学生几十年乃至一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如对其出现的问题听之任之,不加干涉,这样表面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殊不知,这里面隐藏了可怕的教育隐患,遗留下了可怕的思想祸根。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教师和学生间的简单相处,而是要通过相处鼓励学生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洗涤学生心灵深处的污秽,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与友好的表扬、正确的规范、善意的劝告一样,都属于正当的教育方式。

如果教师真的不能以任何方式批评学生,那么,就连正常的教书都将无法继续,更不要说育人了。何况不批评或少批评都是对学生的放纵,是对教育工作的渎职,是对教师责任的逃避,是把潜在的问题推给家长和社会以求苟安的心理。这种做法将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对于放任自流来说,正当的批评至少也反映了做教师的希望学生能够改正错误、走上正道﹑健康成长的良苦用心。

由此可见,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从受批评者来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思想单纯的孩子呢?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若不及时批评教育,只能掩饰学生的思想缺陷,甚至可能埋下不可化解的人生隐患。及时、恰当并有艺术性的批评,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错误的行为会遭受惩罚,正确的观念会得到肯定和赞许,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成熟起来。否则,他们就会在错误中越陷越深,最终迷失自我,混淆是非,走上歧途甚至犯罪之路。可见,想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迅速及时地改正错误,批评就在所难免。从这个角度说,错误是使人不断成熟的重要“资源”,而批评则是使错误变成这种“资源”的转化媒体。只要有言行,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存在,就应当有批评。

虽然,在我国有些地方也曾有极个别或少数学生,或许因为教师的批评不当,或者是自己本身感情脆弱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出现一些因受批评而出走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但我们应该看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把其罪过完全归结到批评“身上”,实在是有失偏颇、缺乏科学性的,即便如此,教育也不能“因噎废食”,畏首畏尾。若是这样,教育必将懦弱无力,不能称其为教育。

当然,批评也不能轻易使用,更不能滥用。只有在学生真正犯了错误之时,才能进行,并且要及时、恰当、有针对性,必须“对症下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并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讲究艺术性。大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批评要注意场合。俗语说:“树要皮,人要面”。面子是做人的尊严的一种外在表现。要想批评取得实效,就绝不能与人的自尊对抗。时刻记住:批评学生的目的是把学生拉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而不是伤害学生的尊严。记住了这点,就会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考虑到被批评的学生的感受。要知道,有其他人在场进行的批评,哪怕是最温和的方式也可能会引起被批评学生的抱怨,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让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批评学生首先应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合。

其次,批评学生要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批评学生时,如果老师板着面孔、瞪着眼睛,有愤恨难解之情,有居高临下之势,那么肯定会给犯了错误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多用关心、和蔼的口气说服,不用严厉的呵斥或处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学生能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就有了可能,批评即可见好就收了。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和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怀。”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只要动机纯正,批评就好比一味良药,只要处方恰当,药量稍大些更有利于疾病的快速治愈。若老师的关爱随着对学生的批评一起让学生得到教育,则不但不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情感,反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甚至让学生终生难忘。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科... 下一篇:六一节,我做一天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