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中审美素养的呈现

时间:2022-09-05 09:13:17

中学生写作中审美素养的呈现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于风过时,心动,感悟万物之生命;于喧嚣中,心静,坚守自我之本真。这一动一静之间,可以窥见人生的走向、人性的差异。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我心自有风动水静

严 俨

在一泻新流注入,水声潺之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在一束骄阳射入尘世,云影婆娑之中,感受万物的勃发。观参天古树扎根地下,枝间吱喳,坚守亘古的沉默;观苍翠青山屹立不倒,万物生长,静默真实的自我。动则感悟生命,静则坚守本我,于动静间,立身立心于天下。

动辄于尘世中亦能嗅到芬芳。

且看那战火纷飞中,先生在奔走呐喊,激起灵魂的震颤,无数热血青年化身不败的斗士。不畏苦难,不畏牺牲,用鲜血为天地抹写一笔不屈!再观那绿水青山之中,李时珍身尝百草,踏遍这大好河山,游历这山川美景,感悟万物如画,终成巨著《本草纲目》,向历史长河中掷巨石激起百丈浪花!又闻《菜根谭》有言:“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D,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性情之至,修身养性,嚼得“菜味”,风月无边。动是感受这大千世界,感悟这凡世万物。一草一木总关情,你已嗅得脚旁花儿芬芳。

静辄于喧嚣中亦能心怀雪山莽原。

沈从文在中陷入非人的境地,亦能道出:“这儿的荷花,真好!”这是那边城最明亮的月光给予他光辉遍洒的宽阔胸怀!想子房助小小一亭长登上帝位后,不慕荣华,功成身退,守住了自我,也保全了自我。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面繁星点点;林逋山间隐逸,梅妻鹤子;弘一法师亦道“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静是浮沉中一颗磐石,正如梁漱溟先生的座右铭“情贵淡,气贵和”,得心之淡和,不巧不拙,你已观得山原辽阔。

动静相济辄昭昭于世情。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走过大道小桥,经过杏花春雨,看过人生百态,被奉为“国学大师”,赢得八方荣誉。但他仍怀着一份含蓄温厚的低调,两袖清风,满心超然。诸葛孔明低身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心中亦有天下大势。后运筹帷幄于乱世之中,风云叱咤。若动失了静,便显浮躁。若静失了动,便乏生机。唯动静相济,才能展豪情彰沉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张弛有度。

动则观晨间清流,新桐初引;静则感阳光纤尘,山青云白。于一动一静中窥得人生的风动水静。于动静之中,立身立心于天下,收放自如,举鸿图,冲霄汉,得人生之妙处!

“审美素养”呈现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展示美、创造美的能力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善美的主体!

《我心自有风动水静》就是一篇较成功地表现出审美素养的考场作文。

1.结构美。文章开篇以富有诗意的两组整句分别照应材料内容的“动”与“静”,并以此立意,表明观点。在主体论证部分,用三个句式整齐的分论点加以论证,并紧扣立意中的“动”与“静”的辩证关系。结尾简洁响亮,极具感召力!

2.语言美。语言洗练、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全文整句与散句错杂,长句和短句交替,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之美,显示出了写作者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审美能力!

3.内容美。运用分论点分别从“动”“静”“动”与“静”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并在每一个分论点下综合灵活运用有典型性的事实与道理论据,充分而深刻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从中可看出作者较扎实的文学文化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4.情感美。在表达“动则感悟生命,静则坚守本我,于动静间,立身立心于天下”的观点中,洋溢着作者在生活中真实而享受的对“动”与“静”的生命体验,有很强烈的感染力;主体论证部分,作者对所引用的事例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如“且看那战火纷飞中,先生在奔走呐喊,激起灵魂的震颤,无数热血青年化身不败的斗士。不畏苦难,不畏牺牲,用鲜血为天地抹写一笔不屈!”“沈从文在中陷入非人的境界,亦能道出:‘这儿的荷花,真好!’这是那边城最明亮的月光给予他光辉遍洒的宽阔胸怀!”等等,这些事例的运用完全出于自然,流露真情。结尾一段,“动则观晨间清流,新桐初引;静则感阳光纤尘,山青云白”一句表达在“动”“静”中,由自然而到生命的审美感受;“于动静之中,立身立心于天下,收放自如,举鸿图,冲霄汉,得人生之妙处!”一句,由动静体验中的自我升华到对“天下”的关照,并体现出了自我对“天下”的担当意识,流露出小作者高尚的人生观,大气磅礴,充分表现出了此文的情感之美!

通过这篇习作可看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只要重视落实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就能使学生逐步建构起健全、美好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那一次,我战胜了胆小 下一篇:作文命题的现实语境及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