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跆拳道新规则的实施对主裁判员的影响

时间:2022-09-05 08:21:11

摘 要:跆拳道规则的逐步修订和完善更有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运用和发挥,增加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同时在新规则使用的比赛申诉和录像回放方式,在纠正了不能正确判断而造成误判的情况的同时,也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则是构建训练和比赛体系的向导,裁判尺度是竞赛的核心;比赛水平越高,裁判尺度和比赛胜负的关系越紧密。通过对跆拳道新旧规则主要内容的分析与对比,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跆拳道裁判员计分和判罚尺度等方面产生的变化与影响。

关键词:跆拳道 新规则 主裁判员

1. 前言

跆拳道主裁判作为跆拳道比赛中的“法官”,其责任是根据竞赛规则和组委会要求,对运动员的行为做出判决,掌控整场比赛,确保比赛安全、公正、精彩的进行。跆拳道规则的逐步修订和完善更有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运用和发挥,增加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同时在新规则使用的比赛申诉和录像回放方式,在纠正了不能正确判断而造成误判的情况的同时,也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这种新规则对跆拳道主裁判员执裁的具体影响,本文将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新、旧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便广大裁判员学习新的竞赛规则精神,探索场上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能力,在比赛中快速判断,准确执法,为我国跆拳道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2.探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竞技跆拳道2013年修改的新规则和在此之前的旧规则。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并收集公开发行的期刊、相关文献、报告及优秀硕士论文以及报纸、网络媒体等发表的相关研究稿件。

2.2.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访谈,吃透新规则,从新规则的变化来看我国竞技跆拳道的发展,把握新规则的变化对于主裁判员的各方面影响。

2.2.3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新旧规则,从中了解其核心变化,分析其对主裁判员临场执裁的具体影响,以及把握当前及今后主裁判员提高能力的发展方向。

2.2.4 逻辑分析法。在撰写论文、分析数据资料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方便广大裁判员学习新的竞赛规则精神,探索场上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能力。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区和时间的变化对主裁判的影响

比赛区域的变化,比赛场地和时间的变化更间接加重了主裁判员的责任,对裁判员的站位与位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裁判员必须充分理解比赛区的定义,场地变小时,运动员控制不好脚下步伐的幅度,更容易越出边界而犯规。跆拳道比赛要求主裁判在比赛执裁过程中始终与两名运动员保持锐角三角型的位置,并尽量不要背对裁判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在运动员各种步法、用技术的不同与瞬间变化中,主裁判员不但要注意处理场上的各种情况,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站位,并且一定要及时到位,以便处理场上情况。主裁判员在比赛的判罚中掌握好尺度,避免比赛过多中断,影响比赛进程和比赛观赏性。

3.2犯规行为的修改对主裁判的影响

3.2.1“对运动员犯规提示的规定”的修改。跆拳道规则的逐步修订和完善更有利于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运用和发挥,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连续性,还对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裁判员要引导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激烈,促使比赛强度加大、交手回合增多、比赛节奏加快、比赛顺畅连续,并且要敢于做出判罚,不要循规蹈矩。新规则中得分分值和得分形式等主要内容的改变对裁判员常年形成的裁判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裁判员的计分和判罚尺度均有所更改。因此,裁判员必须熟练地掌握竞赛计分和判罚的尺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竞赛需要。

3.2.2 对“抓”、“搂抱”或“推”和“攻击腰部以下”的犯规行为更加严判。新规则实施后,裁判员在比赛中对这四种犯规的判罚尺度更加严格,尤其是对犯规后得分的运动员,不仅其得分做无效处理,同时还要对其给予警告判罚。

3.2.3警告或扣分的判罚尺度。由于优势判定原则的改变,使得主裁判的判罚对比赛的结果影响作用日益明显。运动员的“轻微犯规”概念模糊不清,会使不同裁判员对同类技术动作,做出不同判运动员犯规行为的判罚应以是否获得不当利益为判罚原则,深入学习规则、裁判法精神实质是分析判断行为与利益关系的理论基础。

3.3难度动作分值的改变对主裁判的影响

跆拳道比赛的胜负是由得分多少来决定的,所以难度动作分值的加大也客观上刺激比赛选手使用难度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全面成为跆拳道运动员的最基本要求,难度技术的娴熟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增加了比赛的竞争性,更能全面展示选手的运动能力。

3.4 获胜方式的增加对主裁判的影响

获胜方式由原来的6种改为10种,最重要的是两项内容的修改:其一优势判定的修改,在特定比赛中,如加时赛结束时双方运动员均未得分,则根据赛前公布的称重记录,体重轻者获胜,如体重一致,再进入“优势判定”。“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 裁判员在比赛时间和场地变化的情况下,不能灵活的移动对比赛进行控制。在激烈的比赛中,不能很快的移动到理论上的最佳位置对运动员的犯规行为进行判罚。在比赛中,裁判员的移动速度和距离要跟上运动员的移动,步法要灵活、干净,不拖泥带水,保持良好的体力,以适应比赛的需要,否则,会令执裁水平大受影响。

4.2.2近年来,裁判法中增加了主裁判对运动员犯规提示的规定,是否主观故意是裁判员进行判罚的主要依据。由于一时疏忽,错判或漏判警告扣分等犯规行为,将导致比赛结果发生改变。

4.1.3难度动作使用的增加,造成竞赛场上越来越越激烈的交手回合,导致比赛中偶然性的增加,对于主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来说,是一个挑战。

4.1.4 在面对双方运动员激烈进攻时,不能给予及时判罚。尤其是在新规则下,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旋转踢动作和高腿动作,缺乏对技术动作的正确认识,没能在合适时间对运动员进行判罚,使比赛混乱,使运动员经常受伤,危险性增大,导致裁判员在比赛场上失去威信。主裁判员应及时关注场外得分及主席台的判罚,以促进比赛的顺利进行。

4.1.5使用电子护具时,大大减少了裁判工作的主观性,同时降低了裁判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在一定层面上有效降低了比赛中人为的干扰因素,降低了误差,维持了跆拳道比赛的相对公平。

4.2建议

4.2.1各级职能部门应举办跆拳道新规则学习班,帮助裁判员提高执裁能力和水平。裁判员应认真钻研新竞赛规则内容的变更,积极探寻赛场执裁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临场执裁的能力。

4.2.2场上主裁判应该从始至终控制着整个比赛场面,根据新规则的计分和判罚尺度准确执行、果断判罚。对场上的各种犯规动作、赛场突发事件进行更为果断、合理的应对。

4.3.3裁判员们应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原来的裁判思路,建立新的得分分值思维,对使用高难度技术的得分予以充分认识。

4.4.4主裁判员在临场执裁时,不仅仅要做到保证比赛的公平竞争,选手的安全,选手的正常发挥等这些场上的基本职责,更应该及时关注场外得分及主席台的判罚,以促进比赛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楚晓辉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530001 [2] 中国科技信息,2010

[2] 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中国跆拳道协会 二一年十月

[3] 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中国跆拳道协会 二一三年四月

[4] 白天寅:竞技跆拳道比赛裁判艺术探析 123000 科教文化

[5] 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中国跆拳道协会 二九年六月

上一篇:浅议语文单元教学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