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时间:2022-09-05 05:23:28

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摘要: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无论是传统制造企业,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力,能把全体职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企业目标共同努力。针对当前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认识不足、文化建设被忽略或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新办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执行力;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34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时间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在我国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企业之间并购重组、资本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和以联想、华为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随着当今消费支付手段的巨变,从以前的现金支付逐渐发展到信用卡支付,再到目前的手机微信支付。还有电子商务、网上约车、滴滴出行等新业态不断出现无不证明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工具。面对新形势,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满足新经济发展的要求。

1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要结合本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集思广益,制定出完备、可执行的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文化建设,不断修正制度、优化制度使之更符合企业的发展。并且企业要建立起管理的“高压线”,例如在企业经营中给客户回扣,损害客户利益等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必须要诚信经营,让诚信经营成为企业的标签。

2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东方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

同志在西伯坡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而它的精神实质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有重要指导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信念,在企业中用中华文化中的“仁、诚、信、孝、义”教育员工,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和资本在企业重组并购中的纽带作用,以资本运作来提升整合效应,才会让员工感到有追求、有激情,才能激发企业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精神,才能艰苦奋斗,不断创新。

3企业文化建设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可以结合自己的经营愿景,编写自己的企业歌曲,定期组织职工歌咏比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增加员工的企业认同感,从而激发员工共同为公司的发展愿景努力的凝聚力。而且共同的文化理念必须以良好的制度为支撑,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拔河比赛、技术比赛等团队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典型人物和事件。企业可以以股权激励、分红权等方式奖励经营管理和业务骨干团队,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公司认同,做到责权利对等。同时以同行业的标杆企业为榜样和努力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正如当初三星以索尼为标杆,最终发展超过了索尼;联想以IBM为榜样,最终收购了IBM的PC业务;滴滴出行以Uber为榜样,最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同时完成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的宏伟计划。

4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自我批判的精神

在企业发展中要保持谦虚谨慎的精神,抛弃那些可以抛弃的东西,虚心向业界最佳学习。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要么停滞不前,逐渐消沉,要么励精图治,更上一层楼。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适时地调整自己,就会不进则退把自己打败。古往今来,一时成功者众多,持久的赢家很少。失败的基因往往在成功时滋生,企业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才可永立潮头。企业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批判自己的错误,真真实实地改正错误。在当花儿开的时候,花蕾没有了的时候,我们不可悲观,花蕾总要长大的;在当花儿谢了,果子长出来了的时候,我们也不可失望花儿没有了。任何否定之否定,都会伴随企业新的生命成长。

5企业文化建设要适应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需要

一是要树木,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二要树人,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安排,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特别是团队骨干;三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确保规范有序,又要结合实际,健全容错等机制,鼓励基层大胆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建立起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坚持开放的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把提高企业效益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明哲.新编职工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上一篇:县域内全域旅游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