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5 04:21:50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体系的完善、课程的优化。因此学校在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培养时应首先注重新闻采编与制作方面,再提升学生的节目创作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传播技术,立志于培养复合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便适应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①。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一学科来说,它具有综合实践性强、技术业务发展迅速等特色,因此在这一类学生的培养方面,应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十分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在目前我国广播新闻学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广播新闻学的发展,各个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来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教学机制。

一、复合型人才的定义

广播电视新闻复合型人才是指精通两门甚至以上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例如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拥有一定电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电视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交叉运用②。

并且在电视行业中,复合型人才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同样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标准。例如电视节目的制片人,不能只熟悉电视业务以及电视规律,与此同时还要兼具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工作团队中要起到调动、团结的作用。此外,在拥有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了解电视台的经营理念。在制作节目时,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并且在节目中制作出投资商以及广告客户与电视观众都能接受的卖点。总而言之,例如电视制片人这一类的人才,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基础上还要懂得管理、经营以及宣传,这就是一个重复型复合人才的体现。

二、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起步晚、起点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

1、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学校对这一门课程的重视不够,例如综合性较强的院校,其培养目标滞后,只针对报纸这一区域进行重点培养,甚至有一些老师在授课时只是进行表面的操作与演示,对于制作技巧以及技能的运用并不十分重视。然而往往这些陈旧的教学内容,是一般学生已经具备了的,所以导致学生上课不积极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资源的落后也是制约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培养的一个重点问题。通常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老师,大多数是本校留校的老师,他们所接受的也只是一些理论上的教育,相对缺乏实践能力以及实战经验,所以在教学方面难免出现滞后现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几点往往也是执教者所相对缺乏的。

2、教学设备上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属于一个重技术、重设备、高投入的行业,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科技也越来越广③。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学生的培养上,更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与运用这些高科技,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各个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在教学设备方面,设备落后,实验手段陈旧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已经被广播电视新闻单位所淘汰的技术与设备,在教学中依旧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参与工作后不能熟练的掌握与运用这些高新科技。

三、如何解决广播电视的人才培养问题

1、广播电视新闻教学课程的优化

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复合型人才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优化,首先应该从改变教学内容方面着手。学生在一年级时,要进行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础知识传授,打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在二年级以上的阶段,则可以分为报纸新闻与电子媒介新闻两个方向的专业。针对电子媒介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子媒介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培养其主持以及报道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可以增设一些电视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

2、师资力量的培养

在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中执教的老师,大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执教者的深造,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创造各种培训项目,利用校与校之间、校与广播电视新闻单位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充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在学校与电视单位的交流中,可以让教师在单位中兼做节目制作人、编辑、现场导演等职位,加强教师的自身的专业素质,掌握最近的科技技能,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来,从而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兼职教师,扩大教师队伍的后背力量。定期请电视台中的领导或是在电视台一线工作的工作人员到校举办讲座,解决学生以及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学设备的更新

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各个院校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设备的更新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政府部门与学校领导的支持。广播电视学教学设备建设的资金投入上要与工科教学一视同仁。建设有先进完善设备的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校与单位的联合。争取电视单位的支持,定期组织学生到电视单位进行学习或是实习,保证学生对新设备的了解与掌握。或者是由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培养学生的实战经验。

4、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由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与演练转变成学生参到教学中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课后布置作业,例如让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制作节目策划,然后再在课堂上一一演示。在演示结束后,由老师对此次作业中存在的错误或是学习的难点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以课外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到电视台学习,甚至参与到节目的制作流程中。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还要增设课堂表现与实践能力的考察。在期末时,将学生的卷面成绩以及平时表现成绩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而言之,虽然在目前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只要从学校到学生都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制定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广播电视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①蔡亮慧,《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9(10):145-147

②欧黔,《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2-25

③杨增和,《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202-206

(作者单位:东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浅谈电视台微波中继车设计及系统构成 下一篇:狂欢环境下的网络文本特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