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宝石 版画珍珠

时间:2022-09-05 04:13:07

纸上宝石 版画珍珠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前夕,第32届世界藏书票双年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这是近50年来,世界藏书票联盟首度在亚洲举办该展,藏书票遂引起国人高度关注。从500多年前,世界第一枚藏书票于德国诞生起,藏书票就风靡全球,受到艺术家和读书人的青睐,被誉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藏书票有何历史渊源?中、书票各具什么独特风格?世界诸国藏书票又有哪些新奇精彩的创意设计?让我们来逐一认识。

欧洲:藏书票的摇篮与沃土

欧洲是世界藏书票的发源地和中心。藏书票作为贴在书籍扉页上的铭示品,是读书、爱书、藏书的信物,其作用相当于我国袭用千年的藏书印。因其线条简约,图案粗犷,设色古朴,且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被人们亲切称为“纸上宝石”和“书间精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它是一种表明书的所有权的图案标志,通常贴在书封里。”其有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等形式,彩色、黑白皆有,大则10厘米,小则若邮票。国际通用体例的藏书票上,均要标明拉丁文EXLBRIS字样,中文意为“我的藏书之一”。藏书票的内容题材风格,均由藏书人按自己兴趣选定,因此历史掌故、宗教典籍、自然人物无所不包;风格则抽象变形和具象写意并存,不拘一格,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藏书票艺术源于15世纪中叶的欧洲,题材多以圣经故事为主,最早在德国流行,后来渐渐传入其他国家。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是1470年由德国人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的,署名勒戈尔(Lgler)。其设计诙谐有趣,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以显示书籍珍贵,警示偷书之劣行。

欧洲早期藏书票多为贵族族徽,也称纹章藏书票。世界上第一枚纹章藏书票,是与《刺猬》同时代的德国勃兰登堡家族使用的“天使”藏书票。作为纹章藏书票的鼻祖,该木刻版画票面简洁,一位展翅天使手捧纹章,上面无任何文字。据记载,勃兰登堡家族曾赠书于某修道院,专门印制该枚藏书票。天使所捧的正是这一显赫家族的纹章。纹章藏书票是当时贵族对门第身份重视的缩影,也有采用贵族族徽为主体,再配以寓言故事、动物、花草的花纹和少量字母点缀的。

纹章类藏书票的使用历时较长,直到18世纪中产阶级崛起,藏书票日趋平民化。大文豪狄更斯、福楼拜、雨果、绘画大师高更等均对藏书票情有独钟,他们不仅酷爱收藏和使用藏书票,有的还亲自设计绘制私人藏书票。当时,社会上曾风靡寓言形式的藏书票,以寄托更多文化旨趣。荷兰画家迈克尔・伯格斯设计的寓言票,绘着一对天使骑在凶猛的老鹰背上,一手抓老鹰,一手护卫牛头,寓意耐人寻味。

藏书票的黄金时期是在19世纪下半叶,当时欧洲的文人们热衷于追逐审美情趣与个性化,藏书票由此从实用性转向艺术化,多反映社会生活和抒感。当工业革命冲击欧洲各国时,人们厌烦机械僵硬的几何图案,于是以弯曲变化的植物枝叶为构图的藏书票得以流行。

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藏书票可谓异彩纷呈。尤其是德国、法国、英国、波兰等国的藏书票堪称欧洲藏书票中的典范。其中,德国版画大师丢勒,曾以木刻创作过6种藏书票和不少藏书票画稿,至今被视为经典。其他美术家,如克莱纳琪、荷尔宾等,都创作过出色的藏书票。这些藏书票线条处理严谨、构图对称、装饰效果浓郁。

近现代藏书票则与古典藏书票有了很大差异。德国现代作家托马斯曼的藏书票,整个格局严肃,但在构图处理、形象塑造上已趋向奔放自由;法国藏书票风格偏于细丽,象征手法与写实兼具,有一定装饰性;英国藏书票特点为构图饱满,风格沉着严整,画面通常以写实手法描绘藏书者住宅书房,或以强烈的装饰图案表现。近代罗伯特・亚当的一枚藏书票,就以精细铜版,写实手法描绘藏书者富丽的书房,而利欧・费根的藏书票则以充实饱满、富于韵律感和装饰性的图案取胜;波兰藏书票则善于把文字与物象巧妙组合,形成耐人寻味的图案,具有典型的波兰民间剪纸和民间版画之美。

亚洲:斗丽争妍的藏书票

20世纪, 欧洲藏书票传入亚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等国风靡一时,并与亚洲诸多国家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东方韵味的亚洲藏书票风格。

其中,日本藏书票以简洁鲜明的构图、典雅富丽的造型、明快和谐的色彩、缜密精巧的制作闻名于世。而印度作为亚洲佛教艺术中心,其藏书票多以寺庙建筑和佛像人物为主,强调色彩炫目艳丽,丰富细腻,极富装饰美感。韩国与新加坡的藏书票题材则多倾向于热带雨林风光、建筑和人文等内容,多以铜板为主,雕刻细腻精巧,更能体现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

因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即使同一题材藏书票的艺术风格也迥然有异。例如,以“裸女”藏书票为例,欧美创作者通常喜欢以钢笔勾勒,讲究形体的惟妙惟肖,情趣生动,呈现自然之美;而亚洲藏书票则喜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凸显女性丰腴体态,花纹华丽,构图严谨,追求浓厚的装饰之美。

欧洲藏书票最早传入日本,并与日本传统版画融合,形成具有鲜明日本民族特色的藏书票艺术,从而使日本成为亚洲藏书票艺术的中心,其典型的“浮世绘”风格独树一帜。浮世绘通常指日本风俗版画,即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兴起的一种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其内容多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表现民间的日常生活和情趣,题材十分广泛: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古典名著、战争事件或山川景物等无所不包,被誉为日本的“百科全书”。艺术风格上,浮世绘追求线条简练,色彩瑰丽神秘,充满意趣和想象之美。其人物造型夸张艳丽,具有典型的东方神韵。雕刻不追求木刻刀味,强调的是木质纹理的表现效果,将线条流畅放在最主要位置。一幅好的作品需要画、刻、印三者水融,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由于浮世绘风格的影响,日本藏书票的内容题材迅速拓展,风景、建筑、人物、花卉、动物、景物等均可入票。而在整体构想、构图造型、色彩处理、刻工制作等方面,藏书票不仅塑造得形象鲜明,给人亲切感,而且洋溢着诗情。日本藏书票还特别注重画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精心营造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浓郁的诗情与含蓄的书卷气交相辉映,充分体现日本书票的文化意蕴与艺术品位。

栋方志功是日本最负盛名的版画家,其藏书票多取材于本国传统题材,历史传说、神祗故事、山川田畦、民间人物等都被刻入画中。其书票风格苍劲古朴且稚拙随意,还带着几分童趣。其抽象风格的作品巧妙地将变化线条与和谐色块相组合,令人赏心悦目,而现代风格作品则展示岩浆一般夸张的肌理纹路,象征性地展现神话人物,常给人神秘瑰丽之感。另一位大师前川千帆的作品则用色淡雅,线条生动,看似朴拙实则典雅和谐,神韵灵动。另外,武井武雄的隽永明快,关野准一郎的含蓄优美,佐藤米次郎的细腻严谨,斋藤清的通脱流畅,川上澄生的厚重浓郁,高桥辉雄的纯真稚拙等,均各成体系和特色。这些大师的作品,使日本藏书票在世界艺坛上熠熠生辉,成为世界藏书票艺术的第二个中心。

中国藏书票的发展

作为贴在书的扉页或书尾的装饰,中国传统的藏书章、收藏印与西方藏书票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一直热衷于使用藏书印,这得益于中国古代印章篆刻技艺十分发达,加上传统宣纸柔软透薄富于涩感,因而印章雅致含蓄,别具东方美感。

关于国人何时开始使用藏书票,至今未有明确的说法。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票”。这枚书票贴在1910年出版的《京张路工摄影集》中,画面为一古代书生在书房中搜寻夜读的情景,满地都是线装书,还有宝剑等饰物,具有浓厚的书香之气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是一枚构思巧妙,并与藏书主题紧扣契合的书票。该书票图画工致精美,上方“关祖章藏书”五字,秀逸刚劲。同样的“关祖章藏书票”还出现在1913年出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为台湾出版人吴兴文发现并收藏。关祖章为广西赴美留学人士,归国后曾在交通部任职,他热爱西方文化并制作这枚藏书票供自己使用。据分析,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制作和使用藏书票的人。

上世纪30年代,藏书票逐渐传入中国,并形成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风格。由鲁迅提倡,李桦等一批版画家开始尝试制作和传播藏书票。当时作家叶灵凤、郁达夫、唐英伟等都有自己的藏书票。其中,叶灵凤思想进步,和郁达夫积极推介西方文化包括藏书票,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藏书票收藏与研究家,他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和藏书界都有相当高的成就。1933年,叶灵凤为自己亲手绘稿刻印了“灵凤藏书”藏书票。这枚书票是富有东方趣味的“凤凰与缠枝”石雕图案,以沉稳的黑色被移植印在灰底上,其间醒目而得体地套嵌红色的中外文字,其中间的凤凰,以及四周植物的树叶装饰,正好契合他的姓名,颇具西方藏书票创作的精神,又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藏书票印出后,他寄赠给日本友人太田临一郎等人函称:“中华关于藏书票趣味,当在幼稚时期,小生的一枚,尚为第一张也。”乐此不疲的叶灵凤,还在《现代》杂志(上海,1933年)发表《藏书票之话》专文,并配发这枚处女作和一些外国藏书票,开我国公开介绍和提倡藏书票艺术之先河。

最早由外国人在中国制作的藏书票应当是“饮水思源”藏书票。这枚书票是民国时期金陵大学西文教授裴德安氏1928年制作的,画面上一位僧人在专心致志抄写经卷。图案古朴自然,气氛肃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中国的抗战藏书票当属“罗工柳藏书票”。这枚藏书票是中央美院教授、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版画家罗工柳先生的作品,是木刻画:两个八路军战士的头像、一面红旗和一把横置的木刻刀,组成了一个极其简洁凝炼的画面,表现了抗战历史中八路军的风采,是一枚珍贵的革命题材藏书票。这枚书票当时印出贴在本子上一直保存至今。在三四十年代革命阵营中极少有人搞藏书票的情况下,这枚书票显得格外珍贵,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史价值。1935年,李桦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并出版《藏书票特辑》,这是中国版画家创作藏书票的最早记录。

进入20世纪80年代,藏书票出现了蓬勃发展、久盛不衰的新局面。1984年3月,“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积极开展藏书票的创作和国际交流活动。我国版画家们则继承了中国版画的优良传统,在传统题材上不断创新、开掘,创作出一大批含蓄、典雅、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藏书票,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藏书票品种繁多,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石版、铜版、丝网版、塑料板、布贴版、橡胶版等等,票面构图形式不拘,创意内容包罗万象,有宇宙、大地、花草、动物、飞禽、走兽、人体等。有的以粗犷奔放见长,有的以精细秀美取胜,有的以质朴古拙著称。其中,不少藏书票都撷取了我国民间剪纸、皮影、面塑、蜡染、刺绣等艺术的精华元素,充满中国民间艺术情趣。有的藏书票还借鉴融合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术,并巧妙糅进现代意识,使藏书票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中国藏书票注重东方神韵的营造,强调彰显文人意趣和个性。其以黑白木刻居多,图案简明概括,既有刀凿之力度美,又具简洁朴实之装饰美。现当代的藏书票则讲究构图风格丰富多变:风格上现代抽象与古朴典雅并存,追求套印色彩的丰富细腻以及线条之灵活变化。老版画家李桦设计的藏书票,是传统藏书票的代表,其风格质朴厚重,大巧如拙。“李桦藏书”四个阴文汉字上方,刻一匹骆驼目光坚毅,顿首注视前方。票面雕刻层次鲜明,黑白对比强烈,风格粗犷豪迈,烘托出作者坚韧不拔的意志。傅恒学的藏书票风格严谨,形象质朴,寓意深刻;陈雅丹的书票体现了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曹文汉的人物肖像藏书票,以黑白色单纯线条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独具意趣之美;白逸如的藏书票构思新巧,古色古香;何柳生的则色彩艳丽,极富装饰性;倪建明的藏书票风格幽雅抒情,水乡古镇跃然纸上。浏览这些争奇斗妍、各具匠心的藏书票,无疑让人赏心悦目,开阔了眼界。

藏书票从出现之日起,就从使用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原因是,藏书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的特质,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小小票面不仅可以传递某种思想,还适应各种画种和制作方法,变化无穷,趣味无限。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藏书票,由藏书票而衍生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并培育出一支收藏爱好者队伍,终成大气候。是一种情怀托起了藏书票,这种情怀就是人类对知识的崇拜和对书籍的热爱。

上一篇:中国市场的红酒神话 下一篇:宫崎骏真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