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话渔船

时间:2022-09-05 03:16:54

百年沧桑话渔船

“船作犁耙海是田,穿风钻浪捞鱼鲜。 ”回顾洞头列岛的渔船发展,分明就是一部渔区劳动群众的奋斗史,里面凝聚着他们的生存智慧,展现了海洋文化的深厚魅力。

近海生产:舢舨、涂橇和网艚

洞头渔业最先开发的当属内港和滩涂的资源。内港捕墨鱼、捞海蜇,用的是小舢舨;滩涂抓海贝、捉小鱼虾,用的是涂泥船。舢舨长不过四五米,以橹或桨推进,操作方便。涂泥船更小,长约两米,以脚蹬来推进,有的人叫它“泥马”,洞头霓屿岛的渔民叫它“涂橇”。这两种船虽然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却因船型小巧,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直到现在还有人使用,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洞头近海捕捞作业最早用的是张网方式,据《洞头县志》载,时间当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

张网作业使用的渔船,叫网艚,属小型船只,长约十米,船首呈尖型,挂一张帆,加人力划桨来推进。网艚最大的特点是:有船舱,却不设舱盖板,是全敞开式的。渔民习惯上把相隔船舱的板叫做“堵”,相当于房屋的墙;船的后部突起的舱叫“龟壳”。网艚的船舱位全部敞开,俗称“开嘴堵”,就像张开的嘴巴。如此设计,完全是为了生产的需要,渔民拉起网袋,马上将捕获的鱼虾倾倒入船舱内的鱼筐,显得十分方便。冬天风浪大,浪打入船舱,船员站在舱中戽水,四旁没有障碍。

网艚到现在还在使用,只是船体建得大一些,并用上了机械。据原洞头造船厂老技术员王顺进介绍,前,在他退休多年之后,还被洞头南策岛的渔民重新请出山,打造新网艚。他带着四个帮手,干了近两个月,造出了一艘尖头圆屁股、长十四五米、以机械为动力的大网艚。这条船,目前还在张网生产中使用。

钓业生产:白底、钓艚、福建大排

钓业生产是海洋捕捞的重要方式,洞头最早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前后产生。

洞头渔民从事钓业生产,早年用的是白底船。这是一种小型的木质船,因船底刷成白色而得名,船头和船尾则涂上红色作装饰。民谣形象地概括“新造白底头尾红,摇橹架桨驶布篷”。白底船的船体小,长度大多在十一二米,宽不足三米;船的尾部左右两侧,各斜竖一根船料,俗称“尾花”,摇橹、掌舵都在“尾花”之间的部位;船身隔成五个舱,上配舱盖;船中间立桅,挂单张风帆。白底船以单船形式从事钓业生产。

随着渔场的外拓,小型白底船难以抵御外海的大风浪,从事钓业的渔船发展为钓艚。

钓艚属较大型渔船,舱盖上能带四至六只小舢舨,到渔场后,把舢舨放下海,各船自己进行生产。钓艚最显著的特点是,船舷比别的船高约20厘米,还配有挡板,防止所带的舢舨遇风浪时滑出。挡板活动式,提放自如,舢舨要放下海时,只需把挡板提起即可。

钓艚靠风帆和人力摇橹来推进。洞头渔民用的橹,有透顶橹、锅铲橹和鸳鸯橹多种。前两种用于中小型渔船,像钓艚这样较大型的船,要用长的橹。橹长了,平时存放不方便,就把长橹一分为二,中间以榫契合;使用时合为一体,所以得名“鸳鸯橹”。

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一种叫“福建大排”的钓业船出现在洞头,为福建惠安的渔民首用。这是大型母船,船头呈敞开式,船体宽大,可带十多只舢舨。由于船大,配了四桅四帆,再加多支橹。福建大排助动力足,不怕风浪,可远途征战,北到长江口,南下广东。上世纪50年代,浙江欲推广这种船型,后来任洞头县水产局副局长的曾文雄参加了这个课题组。不过当时洞头的经济基础差,造不起这种大船,最终没能仿效。

对网作业:蟹背、连江船、丁送头

洞头渔民从事对网作业的时间较晚,约在上世纪的30年代。这种捕捞作业俗称“围鱼”,在外海生产。

对网作业的船只,最早用的是蟹背,又叫“江蟹背”,以船的甲板形状似梭子蟹外壳、又能背载舢舨出海生产而得名。其中,能背载两只舢舨的叫“单背”;能背载四只舢舨的叫“双背”。出海后,以两只舢舨为一组,先分头把网撒开,再慢慢合围,把鱼虾驱赶入网。蟹背船的船头不敞开,但稍宽,船头两侧微耸,以便于置放锚具。船的长度不一,单背一般为十三四米,双背稍大,可达十八九米,大多设双桅挂双帆,后来有的蟹背船船体加大,也有挂三张帆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用蟹背船放舢舨进行对网生产渐不能适应,便引进了连江船。

连江船又叫“打洋船”,意谓能远出外洋打鱼的船,原出自福建的连江县。连江船船型较直,船头不敞开,稍宽微翘,船体大,长20米,宽4米多,不带舢舨,以两只船为一对直接放网进行生产。担任过洞头县水产局副局长的林振辉回忆,洞头解放后,曾组织水产、乡镇的干部和船老大到连江县学习这种船技术。

连江船最显著的特点是船舷极矮,要方便从船舷边撒网拉网。渔民把船边最长的木料叫做“稳”,意思是有了这根关键性的料,整条船才安稳。连江船的“稳”,是渔网撒出、拉上的必经之处,所以选用最坚硬的木料特制。

对网生产使用过的船只,还有一种叫“丁送头”的,船头由一横一竖木料组成“丁”字形,故又称“丁字头”。这种船的船首宽平,放锚、收拉缆索都比较方便,在洞头、瑞安、乐清等地广泛使用。长期以来,丁送头靠风帆和人力推进,1958年,温州造船厂造出了第一条丁字头型的机帆船。

乌艚也是对网作业选用的船型之一,从舟山、台州一带传入,船首开敞,两边似龙角伸出。由于它的船头和船身的一些部位涂成黑色以防海水腐蚀,便得名“乌艚”。它除了作流动作业的渔船,也用于运输。

望海楼的船模

据有关资料,洞头列岛最近一次较大规模开发,是在清雍正六年(1728)朝廷设立玉环厅之后。从那时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洞头渔民使用的渔船,全都是木质船;行船的动力,全靠的是人力和风帆。只不过,船型逐步改进,船体略有加大,帆桅有所增多,但整个发展相当缓慢。

1952年1月,洞头全境解放。1955年,洞头开始发展机帆船,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县海洋捕捞流动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帆化。1986年,洞头鹿西岛渔民自筹资金购进全县第一对钢质渔轮,至2000年,全县流动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渔轮化。

如今,在洞头渔场,白底、蟹背、丁送头、连江船等以风帆和人力推进的木质船,已全部淘汰。只有在洞头望海楼的陈列馆内,才能看到它们的模型。

上一篇:犯罪论体系小议 下一篇:社区化搜索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