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05 02:14:2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此,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行分层协作教学方式,进而改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等情况,有差别地确定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从而使全体学生获得最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师的备课、讲课,学生的预习、复习等方面[2]。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分层次协作的教学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所需要的教学方案。笔者借鉴其他学科运用分层教学的经验,设计了以下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模式。

找出差异,分类分组

学生分层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如访谈、问卷调查等。然后,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情况进行分层,具体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层。其中甲类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十分感兴趣,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并使用计算机;乙类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了解与运用能力一般;丙类是信息技术水平比较低,无法独自进行计算机操作。

教学目标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对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并提出不同要求。如对于甲类学生,应该不断扩展其视野,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能够快速、正确且创造性地完成教材中所给出的任务;对于乙类学生,要求其能够较好地了解并掌握基础性知识以及技能,且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丙类学生,要能够了解并掌握基础性知识及技能,能够基本完成教材中所提出的基本性学习任务。

针对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

教师能够上好课的首要前提就是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应该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目标,将共同目标与非共同目标进行区别[3]。然后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分层次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部分和每一个环节。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把握的同时,还应该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情况,明确指出不同层次学生应该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在进行备课工作时,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讲授,应该以丙类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标准。在备课时,不但要考虑丙组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问题的难度以及扩展问题的宽度,从而有效激发甲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与练习时也应该注意层次,保证问题难度与学生的层次相适应。对于甲类学生,应该设计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演示或者回答,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丙类的学生,应该设计比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理解该题目并回答,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合理、恰当的分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落实教学大纲中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优等生而言,能够使其“更上一层楼”,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能够达到辅学习的目的。

分层讲课

教师依据备课中所提到的要求,在讲课过程中以乙类学生为主,采取中度发展的方针,并在课后针对甲类与丙类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辅导,保证两个层次学生的稳定发展。具体的方式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甲类学生,采取“放”为主、“扶”为辅的形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对于乙类学生以及丙类学生,采取“扶”为主、“放”为辅的形式,主要是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对于丙类学生,应该保证其能达到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目标,对于甲类学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提问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于甲类学生,教师的提问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知识面;对于乙类学生,教师的提问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掌握系统性的知识内容;对于丙类学生,教师的提问重点则在于基本性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印证性思维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要求学生按照甲、乙、丙三类分组,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再让他们依据各自的认知特点以及知识经验进行合作分工,在互相提示、互相辩论以及互相协助下,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向学生教授VB程序时,提出“某个班级中45名学生的信息技术成绩的总分数以及平均分数”的问题。对甲类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能否用两种算法计算出该程序”;对于乙类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能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该程序进行修改”;而对于丙类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能否设计出一个算法,并且给出相关流程图”。教师可以将其分组进行讨论,不同类别的小组问题不同,在对问题进行讨论之后,派一名代表说明讨论结果。

关于分层教学的思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必须注意几点问题。

(1)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2)注意层次的灵活变动,一名学生不能一直处在某个层次中,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保证分层次协作教学必须是持续性的,不能机械地分隔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分层教学还能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及有效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

上一篇:Scratch教学案例:接香蕉游戏设计 下一篇:借助几何直观 积累问题解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