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村村通 家家万事兴

时间:2022-09-05 01:49:42

公路村村通 家家万事兴

车窗似锦屏摄进诗情画意,公路如玉带牵来绿水青山。干支配套、城乡贯通的交通网络像珍珠衫一样披在秀美的钢城大地上,如丽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到舞钢市观光。四通八达的公路似巨龙腾飞,又好似彩虹凌空,穿山越岭,跨河过桥,把舞钢市8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的190个行政村串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近几年,舞钢市的道路建设迅猛推进,日新月异,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过去,特别是2000年以前,由于舞钢经济基础薄弱,致使交通设施不完善。全市能够确保晴雨通车的农村县乡级公路总里程只有50.9公里。村级公路根本无从谈起,还只能局限于一般的土路或沙石路。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滞后,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严重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全市地方工业企业只有20家,全市年生产总值21.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500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排名也很靠后。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也把加大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市专门成立了“舞钢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乡村两级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领导挂帅,部门配合,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该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一起,加大宣传力度,大规模发动群众,广造声势,为农村公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充分具体,舞钢市公路建设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掀起了农村公路的建设热潮。

为保证资金,在争取上级奖补的同时,舞钢市财政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把配套资金安排到位。各乡镇、街道办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想办法挤出资金投入公路建设。对工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费全额减免。同时,鼓励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与特困村结对帮扶,从而保证了舞钢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村村通”建设中,舞钢市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还成立了施工项目部和合同计量审核组、工程质量监督组,具体负责质量和进度管理。严格落实“一公示、二公开、三验收”制度,即公示项目名称、建设规模、责任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开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公开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强对完工路基、路基基层、完工路面的验收;还建立了四级质量监督体系。

由于措施具体,管理科学,加上舞钢市地方道路管理所工作认真、踏实,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进度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目前,舞钢市农村公路能够达到晴雨通车的总里程为885公里,是2000年以前全市农村公路晴雨通车总里程数的17.4倍。其中,县级公路120.2公里;乡级公路163.5公里;村级公路599.8公里;专用公路1.5公里。县、乡、村公路密度达129.04公里/100平方公里,全市190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通油路和水泥路。全市农村公路已基本形成了干支配套,城乡相联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公路通、百业兴”。飞速发展的舞钢市农村公路不仅给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便利,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为全市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别是郜丁公路、乔尹公路和杨长公路等多条县乡级公路和旅游线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舞钢市“灯台架风景区”、“九龙山风景区”、“九头崖风景区”、“龙泉湖风景区”、“二郎山风景区”等五大风景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为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便捷的途径。

已具规模化、网络化的舞钢市农村公路,促使舞钢的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仅2006年,全市就完成生产总值64.8亿元,是2000年的3.5倍,年均增长3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42.7亿元和16.9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1.5倍、3.4倍和3.1倍,年均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是2002年的8.7倍,年均增长7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5元,分别是2002年的1.7倍和1.6倍,年均增长13.7%和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2亿元,是200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4.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5倍和3.6倍。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前20强。2006年,居中部百强县市第47位。

舞钢市地方道路管理所全体员工在所长梁春亭的带领下,乘胜前进,正向着新的目标冲刺。

路,在他们的脚下越走越宽。

摄影:王东炜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报纸分众媒体的品牌塑造 下一篇:深度VS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