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中的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方式初探

时间:2022-09-05 01:40:55

城市发展中的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方式初探

摘要:笔者在模拟城市游戏中,间接体会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历史事件,因而加深了对城市发展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得出城市是以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两种协调方式共同作用发展而来的结论。这两种方式对于探讨城市未来的建设仍具有较大的意义,尤其是文中提到的城市整体发展趋势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横向协调 ;纵向协调 ;趋势

Abstract: The author in the city simulation game, indirect experience of all sorts of historical event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thus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the city is in the coordination and longitudinal coordinate two kinds of coordination modes of the conclusion. These two methods st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of cit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ity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concern and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vertical coordin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市面上有一款叫“模拟城市”的游戏,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是某虚拟城市的市长在一块空地上建设城市。玩家可以如同市长一样对模拟城市进行各种经营,进行财政预算、法案制定、城市设计等等,所关注的事物从一栋建筑、一块绿地,乃至整座城市财富的积累和成长。玩家既要关心物质形态的建设,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物质形态事物的建设;既要使城市能生存又要使城市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想要经营好一座城市,需要像对待现实情况那样,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采取正确的行动。笔者在多次的失败到后来成功的过程中,体会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历史事件,通过间接的实践并结合城市发展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思考,认为城市的发展方式是理想与现实的协调的过程,而根据时间和所涉及的事物的范围,又可以分为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

2 横向协调

笔者认为的横向协调是指同一时间段内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在游戏中,它是进行游戏的前提,在现实中就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2.1横向协调反映在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水平对城市规模和形态的制约关系

游戏之初,玩家是一个拥有2万单位货币的市长,需要在一块平地上建造城市。笔者曾经希望城市能像理想中那样工商住并存,并有良好的分区,使居住和商业远离工业区和发电厂,以减少污染等等;这样的城市虽然整齐美观,但由于在初期,道路使用率并不高,却又需要比较多的维护费用,修建道路的成本无法收回——更糟糕的是由于人口不多,虽然开发了商业用地,但商业税收近乎零——各方面均入不敷出的财政计划使城市建设无法进行下去。笔者也曾经尝试贷款(它里面的贷款额是有限的,这就如同建造一个新城市,外来的帮助一般而言是有限的一样),有限的贷款不能使城市发展到较高级别并达到平衡的程度而发展下去,最后只有采用小面积分区、集中混杂建设才把城市平稳发展起来。这种形态减少了修建道路的费用,小面积分区也适应了低密度开发,可以为城市获得正收入——事实上,人类早期的城市就是集中建设,并且规模一般不大,也没有明显的分区;城市以步行为主,所呈现的是一种工商住混杂的形态(混杂形态能适应初期的开发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而后来工业区和商、住区逐渐分开首先最敏感的原因是出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生产力水平的上升也需要更多的城市空间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人们的支付能力(支付交通工具和路费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使交通系统得以建立并运转,促使了城市分区。1933年《雅典》所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城市形态也是和工业革命后经济水平提高带来的快捷的道路系统和先进的交通工具密不可分的。

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的城市形态的变化的事件在中国也有很好的例子。宋朝“里坊制的打破”更是强调了经济所起的根本性作用。虽然统一专制的封建王权统治是如此的强大,但由于里坊制的形态已经经受不住经济和生活发展的冲击,商业的繁荣迫使它向更合理和进步的方向推进,于是城市规模和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王权”这只手促使城市成型,但却不能最根本制约城市的形态。宋朝商业对空间形式的要求产生了街市制,而热闹的街市使宋朝成为在以往历史中最繁荣的朝代。

一定的经济水平对应着其支撑能力下的城市形态,而合适的城市形态能反过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型城市”、“田园城市”的理论在中国深圳等新城建设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是很好的证明。当然,倘若盲目机械地套用城市模式,以为理想的城市形态一定带来理想的城市却是不正确的,在我国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仍然要立足于现实进行分析和考虑;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外来思想理念众多的情况下,更要明白到:先进理念总是超前于现实的,尽管怀着满腹先进的理念,但也防止自己脱离现实去做设计,把理想模式往城市上套,设计出现状不能承受的城市(就如同笔者在模拟城市建设初期就把千百年后才出现的分区理念往上套一样)。我们更应该结合经济能力来决定城市的规模和形态。

2.2现今横向协调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同步发展、相促进方面

前面提到了混杂形态的城市的发展逐渐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因为笔者在游戏中曾过分地追求财政收入而修建过多的工业区,忽略了绿地的建造,使工业区上空常常发生酸雨,还有后来因工业污染导致空气质量降低,进而引发许多社会健康和舆论问题而导致的。

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具有自然属性,需要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今人们也普遍知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做得比较多的是植树造林,这是值得鼓励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更多地考虑污染源的处理上,如果能使从污染源里出来的污染物减少则是通过经济力量提高科技水平而改善环境的做法。开发低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利于高效率运作的城市分区等等,这些事件在当今有可能做得到,而且既有利于财富的增长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可谓一举两得。

2.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横向协调发展相当重要且意义深远

古罗马人曾创造出辉煌的城市设计成就,在城市建设、市政技术乃至城市管理等方面古罗马均超过了古希腊,却终究未造就出健康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古罗马人对城市功能有着片面的认识,他们努力将城市造成一个巨大的、舒适的容器,却忽视了城市文化与精神功能,忽视了城市环境具有熔炼人、塑造人的特质。内部腐烂加上外部侵略,使古罗马帝国走向灭亡。2000多年后的许多现代城市在对城市功能的认识上也存在同样的偏差,他们不幸地遗传了“罗马病”。

模拟城市里也体现着精神文明的作用。随着物质形态的发展,意识形态也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法案是城市健康成长和维持秩序的要求。缺少法制约束的城市时常,犯罪增多导致治安开支增大,这些都是会对城市构成破坏的。这就有赖于就业安排、物价的调控、学校教育等相关法案的共同作用。有时一项合理的环保法案或者适合时宜的福利措施比一味创造物质财富显得更有意义,因为它能减少许多人为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的发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当前的国际环境迫使我们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变革中稳步前进就需要抓好两个文明同步建设。改革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回避人性,体制建设要正视利益观念才能求得人性和人类文明的协调。

3 纵向协调

横向协调保证了城市的稳定发展,而在游戏里,城市需要发展还要求玩家注意纵向协调。就是考虑某对象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连贯性的协调发展,把握其发展的趋势。

3.1纵向协调更为重视事物发展的趋势而非现状

军事、法律、教育等等的基础的还是经济,财政预算里的收支平衡是城市发展下去最起码的要求。虽然笔者在游戏中基本不用贷款,但并不是否定贷款的意义,贷款能帮助城市度过一些由灾难带来的困难,或者在中期以后建造一个很有经济增值能力的建筑物都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对于城市而言,贷款而带来的“钱多”这一经济现状只能代表一个短暂的经济状态,并不能代表着将来的情况。那么关注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比现状更为重要。这里分两点来理解:

3.1.1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比暂时现状的不利重要。长沙的五一形象大道的修建,拆迁了许多旧房屋却便捷地沟通了湘江东西岸,活跃了沿线的大片商业地段;预见了人们的生态观、娱乐观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是在建设过程中与很多不利因素进行较量的成功实践,其改善环境的战略性作用在一个多世纪后得到了体现。从这些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从长远角度而言,整体上升的趋势所带来的收益将能够抵消暂时不利现状所消耗的成本。

3.1.2整体上升趋势带来的量变可能导致事物的质变。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一种强调趋势的纵向协调。在模拟游戏里资源被认为是无限的,但现实中我们小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生命有限的人和无限的欲望,加上侥幸心理的作用,促使许多人仍然在疯狂地追求财富和享受,并造成许多能源的浪费。如果人类社会发展消耗能源的加速度大于能源形成的加速度,并且没有新能源的发现或诞生,那么所形成的趋势将是导致能源危机。人类财富的不断增长可能会导致城市的癌变,使城市走向自我毁灭!

我们生活的城市相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事物,人很容易立足于眼前去争取利益而不能立足于其发展趋向的层面上采取行动,因而做出“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追求短期膨胀性收益可能使事物以后无法发展。笔者认为有关两个“加速度”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趋势值得思考。避免城市的质变有赖于全人类思想素质的提高和依靠科技对新能源的开发应用。

3.2纵向协调对城市发展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也许阴阳相生所蕴涵的哲理在人类文明中都能体现,事物发展往往出现不协调的时候。这种不协调一方面给社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可能转化为动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把“不协调”巧加利用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比方说通过控制房屋的数量,于是住房“供不应求”而房价升高,这会使许多购房者不满,但适度的高房价可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同时控制城市化的进程,成为积极的开发策略;又或者说低税率和高财政收入是一对矛盾,但是低税收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品牌企业和劳动力进入城市,这意味着更多的潜在财富的流入,城市就有了发展的潜力。

如何把短暂的不协调归入到长期的纵向协调中成为一种战略,需要高瞻远足的目光和承受不协调带来的压力的能力。城市规划的学者都知道巴黎改造的事件,奥斯曼对巴黎改造所进行的大胆改革和城市美化卓有成效。19世纪的巴黎曾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和最先进的城市,欧洲各国纷纷效仿。笔者在游戏中也曾大力度地改造城市,拆毁无数房屋,不是笔者要东施效颦,而是笔者也认同立足于经济承受能力上合理地大力度改造城市虽然可能会带来阵痛,但前途是更为光明的。尽管奥斯曼功过参半,但是作为城市规划者放眼远方、勇于改造现实的魄力则值得学习。

4小结

模拟城市虽然是个游戏,它的内容远远不及真实的城市复杂,也缺少很多和人有关的可变因素,但它在给城市规划初级学者提供宏观的视角,使其对所研究的事物有个较全面的理解这一方面是很有帮助的。游戏的参数来源于现实数据,因此其反映的规律也贴近现实,具有可参考性。由游戏启发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得到的“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它们是在不同范围时间和对象事物之间进行研究的两种协调。无论横向协调还是纵向协调,都体现着因果关系。研究历史,需要深刻感知因果关系,从而把握趋势,进行时间上的预测和控制——预设结果、控制原因。

【参考文献】

[1]邧仪三 《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洪亮平 《城市设计历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赵燕菁 《追索剩余权》《规划师》 2004年第10期

[5]吴志强《导论》《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上一篇:浅谈大型仓库的消防设计 下一篇:大跨度波纹拱有限元分析